闲置资产处置典型经验材料:下好闲置资产盘活棋巧变“包袱”为“财富”
X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X县撤并乡镇30个、村(社区)580个,腾退大量办公用房及活动阵地。为避免镇村公有资产“就地撂荒”,推动现有资产“保值增值”,X县以发挥“存量效益”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清产核资、化解疑难、分类处置,切实将制约发展的“资产包袱”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资源财富”,初步实现“当期利益不下降、长期效益稳增长”,相关经验做法荣获“X农业农村改革十大优秀案例”。
一、主要做法
(一)“三本台账”摸清“资产底数”。针对镇村公有资产面宽量大、分布广泛、组成复杂等特点,成立X县国有资产和镇村公有资产确权登记管理经营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建立资产管理、闲置资产、权属问题“三本明白账”,拉网式清查核实公有不动产1738宗、195.66万平方米,对各宗闲置资产所在位置、房屋土地面积、盘活使用等情况落实专人负责更新盘活进度,对权属不清的镇村闲置资产建档造册,明确“存在问题、处置方式、牵头单位、完成时限”,并成立督查组进行核实复查,推动资产“按期对账、挂账销账、定期晒账”。
(二)“四条路径”化解“权属难题”。针对权属不清、权证遗失等遗留问题,组建遗留问题解决办公室,落实责任和财政专项资金,按照“依法依规、精简资料、优化程序、提升效率”原则,积极探索资料齐全“优先办理”、资料缺项“容缺办理”、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解决”、复杂问题“一事一议”等四条路径,有效解决了230余宗资产的权属问题,确保了资产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此外,X县还建立了......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重视要素融通互补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