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应急管理部及xx省应急管理厅“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有关要求,确保《关于贯彻落实数字xx201x行动方案的通知》(x政办字〔201x〕34号)在我市尽快落地,切实推进全市企业认真有效地运行好双重预防体系,201x年6月5日—6日,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了由张局长带队的考察组赴xx市实地考察了“智慧安监云”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并与系统的开发公司——xx软件公司交流了我市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初步构想。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政策必要性
今年年初,xx省应急管理厅根据中央精神,编制了《xx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思路》和《xx省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设计方案》,对县、市两级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要求201x年至202x年按“三步走”路径实施,逐步实现信息化与应急管理业务融合。5月23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在全国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要求,年底前实现应急指挥信息网上下贯通。6月6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指出,加快推进“两项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大力抓好落实。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主管部门实现对企业安全检查的全面监管,是贯彻科技兴安战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安全监管效能的重要抓手。
(二)现实必要性
自201x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应急局(原安监局)通过示范带动、专项检查、执法倒逼、跟踪辅导等措施深入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现了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不少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停留在纸上,建用脱节,出现“两张皮”现象,在实施和运行上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形式上符合要求即可,忽视了实际效果;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由于人力、物力有限,难以做到对所有企业的全面、细致监管,导致部分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因此,建设信息化平台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解决当前安全监管难题的有效途径。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xx软件公司在“智慧安监云”项目中,充分利用了这些先进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有效提升了安全监管的智能化水平。考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该公司已成功为多个省市提供了类似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具备为我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此外,市应急管理局近年来也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懂业务、会技术的专业人才,为平台的建设和运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经济可行性
从长远来看,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虽然需要一定的初期投入,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大于成本。首先,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显著降低安全监管的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因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最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将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因此,从经济角度分析,该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架构设计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我市信息化平台建设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x-202x年):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平台框架的搭建,实现基本功能;第二阶段(202x-202x年):完善平台功能模块,拓展应用范围,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第三阶段(202x-202x年):深化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提升决策支持能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监管体系。整个平台将采用“云+端”的架构模式,以云计算中心为核心,通过移动终端、PC等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功能模块设计
企业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收集和维护辖区内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同时,还应具备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风险分级管控模块:基于企业提交的风险评估报告,自动划分风险等级,并生成相应的管控措施建议。对于高风险区域,系统将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隐患排查治理模块:企业可通过此模块定期上报隐患排查情况,监管部门则可在线审核并指导整改。对于未按时完成整改的企业,系统将自动记录并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4. 应急指挥调度模块: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该模块能够快速调取现场视频资料,辅助指挥人员做出科学判断。同时,还应具备资源调配、任务派遣等功能,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5. 培训教育模块: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人员,提供个性化培训课程,帮助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可设置在线考试环节,检验培训效果。
6. 公众互动模块:建立一个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公众通报安全生产形势,回应社会关切。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应急管理局、财政局、科技局等部门组成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二)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整合现有专项资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对于关键技术和设备采购,可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保公平公正。此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三)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充实到项目团队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四)注重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广泛宣传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预期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企业和基层单位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要关注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之,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