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经济日报202x年5月1日第5版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要着眼发展大局,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国务院前不久也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的规范,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高效运转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x》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多个指标的建设成果获得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并被认为是“实施监管改革后营商环境改善最明显的十个经济体之一”。从长期来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主体的法治意识,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立法层面,进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市场准入的规则。我国已经具备实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制度基础。
一、强化科学立法,奠定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础
在立法环节,科学立法是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立法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确保每一项法律法规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具体而言,科学立法要求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避免出台......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