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涵义专题党课讲稿

2025-07-06

认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涵义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生成逻辑。只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文化逻辑,才能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既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世界各民族向往实现的理想愿景。资产阶级学者基于其阶级立场,从唯心主义视角将现代文明成果的创造归功于资产阶级,抛出所谓的资本主义便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的历史终结论。马克思并未直接使用“现代化”这一概念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但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却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代文明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一系列变革的结果,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会使资本主义现代化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并非普适的现代化模式,各个国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现代化模式。马克思对人类现代化模式多元论的判断,为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是实施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的基本依据。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历史的根本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出历史主体和......

预览结束
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