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市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深刻认识信用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全面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坚定做好信用修复工作的信心

  (一)强化宣传,营造浓厚守信经营氛围

  (二)优化流程,大幅提升信用修复效能

  (三)建立机制,构建完善信用监管闭环

  三、准确把握当前工作形势,明确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三是“三书同达”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实施的覆盖面和效果有待提升

  (一)持续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信用意识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

  二是扩大宣传覆盖面

  三是建立长效宣传机制

  (二)深化流程优化,持续提高信用修复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简化流程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三是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三)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构建信用监管闭环

  一是大力推广“三书同达”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信用修复回访制度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信用修复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严格督导考核,强化结果运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

  在全市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前期我市在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推动全市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基层市场监管所负责人,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刚才,X区市场监管局、X县市场监管局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全面展示了各自在信用修复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实际成果,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学借鉴,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信用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经营主体的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帮助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对于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信用环境支撑。以我市为例,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各类

  ……略…… 

  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全市广泛开展信用修复进工业园区、进企业、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等“五进”活动,累计开展53次,覆盖了全市XX%以上的经营主体集中区域。同时,开展经营主体信用培训、信用宣讲11场,培训经营主体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XX人次,通过专业讲解和案例分析,让经营主体深入了解信用修复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我们还积极开展“进企业”面对面宣传活动,走访企业305户,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现场解答企业关于信用修复的疑问,解决经营主体诉求68个。针对存在失信风险的经营主体,我们及时进行风险警示提醒,共对7800户经营主体进行了风险提示,有效提升了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

  

  通过这些宣传活动,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主动参与信用修复。例如,X工业园区内的多家企业在参加信用培训后,主动对照信用修复标准,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其中,X企业因未及时公示年报信息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在了解到信用修复政策后,立即补报年报,并提交信用修复申请,成功恢复了信用,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优化流程,大幅提升信用修复效能

  为了让经营主体更便捷地进行信用修复,我们创新设立信用修复驿站38个,实现“线上+线下”受理模式。在线下,信用修复驿站配备了专业的工作人员,为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材料审核、流程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在线上,我们开通了信用修复网上申请平台,经营主体只需登录平台,按照提示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完成信用修复申请,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在工作流程方面,我们不断规范流程、简化申请材料、压缩办结时限。过去,经营主体进行信用修复需要提交多项证明材料,办理流程繁琐,耗时较长。现在,我们将申请材料由原来的项精简至项,同时优化内部审批流程,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办结时限由原来的个工作日压缩至个工作日,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办结时限也大幅缩短。通过这些举措,全市已帮扶2786户经营主体实施信用修复,其中移出经营异常名录2751户,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35户。例如,X公司因行政处罚信息影响了企业招投标,在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后,市场监管部门仅用XX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审核,帮助企业及时恢复了信用,使其顺利参与了后续的招投标项目。

  

  (三)建立机制,构建完善信用监管闭环

  我们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合规建设,开展“三书同达”工作机制。对受到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与行政合规建议书“三书同送”。通过行政处罚决定书,让经营主体明确自身的违法行为及后果;通过信用修复告知书,告知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的条件、流程和时限;通过行政合规建议书,指导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避免出现违法行为,打通了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最后一公里”。目前,我市已实行“三书同达”1次,虽然次数较少,但这是我们构建信用监管闭环的重要尝试。例如,在对X企业的行政处罚中,我们实施了“三书同达”,该企业在收到相关文书后,高度重视,不仅积极缴纳罚款,还按照行政合规建议书的要求,完善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了信用管理,有效降低了失信的风险。

  

  三、准确把握当前工作形势,明确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虽然我们在信用修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部分经营主体信用意识淡薄,对信用修复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营、轻信用”的现象;二是信用修复工作的宣传覆盖面还不够广,一些偏远地区的经营主体对信用修复政策了解不多;三是“三书同达”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实施的覆盖面和效果有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下一阶段,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信用意识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制作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信用修复宣传视频、图文信息,广泛传播信用修复政策和知识。同时,通过举办信用修复知识竞赛、线上直播答疑等活动,提高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扩大宣传覆盖面。将宣传工作向偏远地区、农村市场等薄弱环节延伸,组织工作人员深入X镇、X村等地区,开展面对面宣传活动,确保每一个经营主体都能了解信用修复政策。三是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将信用宣传教育纳入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信用培训和宣讲活动,不断强化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

  

  (二)深化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