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二是受资金、技术限制,改良难度较大
三、意见建议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
二是强化协调合作
……
关于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基本情况
XX县共有盐碱耕地13.38万亩,其中轻度盐碱地耕77217.23亩,占总盐碱地耕地面积57.72%;中度盐碱地耕地34331.54亩,占总盐碱地耕地面积的25.66%;重度盐碱地耕地22237.83亩,占总盐碱地耕地面积的16.62%。全县盐碱耕地共涉及14个乡镇,其中坝上地区10.2万亩左右,占全县总面积76.23%。全县可利用盐碱地面积12.18万亩,占总面积的91.03%,其中轻度盐碱地基本对作物种植没有影响,中度盐碱地以种植耐盐碱作物为主,重度盐碱地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受自然条件限制
……略……
选择范围,进一步制约了盐碱地改良后的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在中度盐碱地区域种植白燕2号、坝莜2号、坝莜9号等耐盐碱燕麦草。
二是受资金、技术限制,改良难度较大。XX县盐碱地主要分布于坝上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且近年来为落实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与地下水位_工作,依赖水资源的盐碱地改良手段,如挖沟排水控盐、大水洗盐等受到严格限制。在物理化学改良领域,客土置换、石膏施用等手段具备一定改良效果,但客土置换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异地运输土壤,仅土方搬运成本就高达每亩数千元;石膏等化学改良剂虽能调节土壤酸碱度,但长期施用会增加土壤重金属风险,且单亩成本较高。以XX村为例,青玉米种植每亩成本在800元左右,如果额外施用改良剂,每亩成本将增加50-100元,直接压缩农户收益空间。在缺乏显著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农户主动投入改良资金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地方受制于财政收入有限,难以长期承担高额的改良剂采购、工程设备投入及后续维护费用。,现有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多聚焦单一环节,缺乏集土壤改良、节水灌溉、耐盐作物培育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且部分技术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坝上地区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下,实际应用效果大打折扣,技术转化率和适用性不足,导致盐碱地改良工作长期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局。
三、意见建议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当前,坝上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面临着“散、弱、小”的困境,县级科技资源有限、财政投入不足,难以突破盐碱地改良技术瓶颈。建议从国家层面构建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体系,制定专项研发鼓励政策,设立盐碱地治理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将坝上地区列为重点攻关区域,聚焦耐盐作物培育、生态友好型改良材料研发、智能节水灌溉技术集成等关键领域,给予科研经费倾斜与税收优惠;组织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头部企业,在坝上核心区域共建盐碱地特色产业研究院。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同时,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定期向县区推广成熟技术,并提供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提升坝上盐碱地综合开发的整体科技水平。
二是强化协调合作。目前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主要依靠农业农村部门,且开发利用方式多以农业种植为主,开发利用水平低、收益低、社会参与意愿低。建议协调文旅、自规、水务、气象等部门将盐碱地开发利用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各部门工作职能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