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从经济发展大局看,小微企业是稳住全市经济基本盘的关键支撑

  (二)从优化营商环境看,提升融资服务质效是打造一流发展生态的必然要求

  (三)从落实国家战略看,推动信贷直达基层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具体行动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我市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的进展与不足

  (一)工作推进成效显著,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二)问题短板不容忽视,制约因素仍需深入破解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机制建设,构建全链条融资服务体系

  (二)创新政策工具,打造低成本融资生态环境

  (三)强化数字赋能,提升融资服务智能化水平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小微企业融资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实效

  ……

  在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信贷资金更加精准、高效地直达基层小微企业,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金融监管部门、各区分管负责同志、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小微企业代表。刚才,X区、X银行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从经济发展大局看,小微企业是稳住全市经济基本盘的关键支撑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就业、促创新、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我市小微企业数量已达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贡献了X%的GDP、%的税收以及%的城镇就业岗位。以区为例,该区小微企业聚集度高,其中行业小微企业年营收总额达亿元,带动就业万人,成为区域经济的“毛细血管”。从全国来看,广西在202x年10月建立四级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后,截至2025年3月15日,全区已走访企业84.31万户,其中24.92万户获得授信、24.69万户获得贷款,累计授信4365.9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755.41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循环的畅通

  ……略…… 

  议结束到专班成立仅用天时间,各区县(区、县、开发区等)同步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每日调度、每周通报、每月总结”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召开专题调度会次,印发工作简报期,协调解决问题个。以县为例,该县专班由主要领导牵头,整合金融办、人行、银保监组等个部门力量,建立“部门+银行+企业”三方对接机制,累计走访企业户,其中户获得贷款亿元,形成了“县级统筹、部门协同、银行发力”的工作格局。

  

  2.走访对接精准推进,信贷投放量质齐升

  我市严格落实自治区“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要求,截至2025年3月,全市共组织个走访小组,深入个工业园区、个乡镇,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万户,占全市小微企业总数的X%。通过走访,万户企业获得授信,授信金额达亿元,万户企业实际获得贷款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X%,较去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典型案例方面,区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研发的小微企业,在走访中被纳入推荐清单,银行通过“桂惠贷—科创贷”产品,为其提供万元信用贷款,利率仅X%,解决了企业研发资金短缺问题,目前该企业已申请专利项,年产值同比增长%。

  

  3.政策工具整合运用,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我市在整合“桂惠贷”等现有政策基础上,引导银行机构落实普惠信贷优惠政策。截至2025年2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X%,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其中,银行通过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工具,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LPR基础上下浮个BP,今年以来已发放低利率贷款亿元;农商行推出“小微速贷”产品,简化审批流程,将平均放款时间压缩至个工作日,利率控制在%以内,惠及企业户。这些政策的落地,切实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据测算,全市小微企业年融资成本同比减少亿元。

  

  (二)问题短板不容忽视,制约因素仍需深入破解

  

  1.走访覆盖存在盲区,部分企业尚未对接

  尽管全市已走访万户企业,但仍有%的小微企业未被覆盖,主要集中在行业、区县。如县乡镇的家小微企业,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尚未纳入走访名单,导致企业对融资政策知晓率低。从企业类型看,科技型、初创期小微企业走访覆盖率仅为%,低于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这类企业往往缺乏抵押物,更需要政策支持,但因信息不对称,难以获得银行关注。

  

  2.产品创新有待加强,担保体系存在瓶颈

  我市银行机构推出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中,传统抵押类贷款占比仍达X%,而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融资等创新产品占比不足X%。部分区县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如区仅有家性融资担保机构,且担保放大倍数仅为倍,低于全区平均倍的水平,导致企业因缺乏担保而无法获得贷款。公司负责人反映,企业拥有项专利,但因无法评估价值,难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最终只能放弃扩大生产计划

  

  3.部门协同效率不足,数据共享存在壁垒

  虽然各区县已建立专班,但部门间数据共享仍不充分。目前,仅有个部门的类数据实现互通,而税务、市场监管、海关等关键数据尚未完全整合,导致银行在贷前审查时需企业重复提供资料,增加了融资成本。如银行在审核企业贷款时,因无法实时获取企业纳税数据,需企业往返个部门开具证明,耗时个工作日,影响了贷款审批效率。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机制建设,构建全链条融资服务体系

  

  1.完善走访对接机制,实现企业全覆盖

  下一步,要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攻坚行动,制定“地毯式”走访计划,确保2025年6月底前实现全市小微企业走访覆盖率100%。各区县要以园区、乡镇为单位,建立“网格化”走访责任体系,明确每个网格的责任部门、走访时限和目标任务。针对科技型、初创期企业,要联合科技、工信等部门开展“专项走访月”活动,重点宣传知识产权质押、科创贷等政策。参考自治区经验,编制《X市小微企业融资走访操作指引》,统一走访流程、标准和话术,提高走访效率。建立“走访—对接—放款”闭环管理台账,对每家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接进度、放款结果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应贷尽贷。如区可借鉴县的“三色管理法”,将企业按需求紧急程度分为红、黄、绿三色,优先解决红色企业的融资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提升服务精准度

  每月召开一次全银企对接会,按行业、区县分类举办专场对接活动,如“制造业小微企业融资专场”“县域经济融资专场”等。建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库”和“银行产品库”,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发布,实现企业需求与银行产品的精准匹配。推广区“融资顾问”制度,为每家重点企业配备专属融资顾问,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贷款申请、手续代办等服务。鼓励银行机构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区,简化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实行“限时办结”,确保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时间不超过个工作日,固定资产贷款不超过X个工作日。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将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纳入各区县、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设置“走访覆盖率”“贷款发放额”“利率降幅”等量化指标,实行按月通报、按季考核。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区县和银行机构,在财政存款分配、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对落实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建立“企业满意度评价”机制,每季度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如县可参照市的做法,设立“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红黑榜”,对排名靠前的部门和银行通报表扬,对排名靠后的通报批评,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二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