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县“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信用+金融”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

  (二)“信用+金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三)“信用+金融”是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肯定工作成绩,准确把握当前“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现状

  (一)信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二)金融服务创新持续推进

  (三)政银企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正视存在问题,清醒认识“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金融产品与小微企业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

  (三)企业信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全方位信用体系

  (二)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度

  二是优化贷款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三)加强企业信用培育,提升企业信用意识

  二是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和财务管理体系

  (四)深化政银企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

  在全县“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当前全县在“信用+金融”领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分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动信用价值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以“信用”为纽带,畅通金融供需链接,让“无形信用”转化为“有形财富”,切实助力全县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市场监管局、县金融监管支局、县营商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5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企业家代表。刚才,县市场监管局介绍了近年来市场监管系统以信用监管为核心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县金融监管支局、县营商办传达了省市有关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机制、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的政策文件精神,各银行金融机构介绍了丰富多样的信贷产品,企业代表与金融机构也就信用贷流程、贷款可得性、融资成本、知识产权质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大家的发言都非常务实且具有针对性,讲得都很好,我都表示同意,希望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一定要将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略…… 

  利于金融机构拓展业务领域,增加客户_,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以往的信贷业务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授信较为谨慎,导致大量优质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信用+金融”模式的推行,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的互利共赢。

  

  二、肯定工作成绩,准确把握当前“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现状

  

  (一)信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积极构建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在企业信用数据信息归集方面,通过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了涵盖企业登记注册、经营异常、行政处罚等多维度信息的企业信用数据库。截至目前,已归集全县3万余家企业的信用数据信息,数据准确率达到98%以上。在信用分级分类方面,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信用分级分类标准,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个信用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A类企业,减少检查频次,给予政策扶持;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D类企业,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其整改提升。在失信联合惩戒方面,联合20余个部门建立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在采购、工程招投标、荣誉授予等方面进行限制,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局面。

  

  (二)金融服务创新持续推进

  

  县内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例如,XX银行推出的“信易贷”产品,以企业的信用状况为主要授信依据,无需抵押担保,最高可贷款500万元,自推出以来,已为10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了2亿元的融资支持。XX农商银行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贷”产品,将企业的知识产权纳入质押范围,有效盘活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帮助30余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了8000万元的贷款。,各金融机构还通过优化贷款流程、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切实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

  

  (三)政银企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此次召开的“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专题工作会,是我县政银企合作的一次重要实践。会上,县市场监管局与西乡农商银行签订了“秦增信”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秦增信”业务推广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1户企业与1家银行初步达成了信用贷款意向,这不仅是对此次会议成果的直接体现,也为后续更多企业获得融资支持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在以往的政银企对接活动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累计帮助200余家小微企业获得了5亿元的融资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正视存在问题,清醒认识“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县已经建立了企业信用数据库,但在数据共享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部门的数据尚未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全面获取企业的信用信息,影响了授信决策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数据更新不及时,一些企业的信用状况发生变化后,未能及时反映到数据库中,降低了信用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某次信贷审批过程中,由于数据未及时更新,金融机构对某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了错误判断,险些造成信贷风险。

  

  (二)金融产品与小微企业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

  

  尽管各金融机构推出了不少信贷产品,但与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金融产品的贷款条件较为苛刻,对企业的规模、经营年限、财务状况等要求过高,导致许多小微企业无法满足条件。同时,一些金融产品的期限、还款方式等与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不匹配,增加了企业的还款压力。例如,某小微企业因季节性生产需要短期流动资金,但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期限较长,且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

  

  (三)企业信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部分小微企业对信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良好的信用管理意识和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拖欠货款、逾期还款等失信行为,影响了自身的信用评级。,一些企业对信用修复机制了解不够,在出现失信行为后,不知道如何进行信用修复,导致信用污点长期存在,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和发展。例如,某企业因一次行政处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但由于不了解信用修复流程,未能及时进行整改和修复,在后续申请贷款时遭到了金融机构的拒绝。

  

  四、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信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全方位信用体系

  

  一是加强部门间协作,建立健全信用信息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