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推动城市功能完善的关键支撑
二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二、总结工作成效,坚定推进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的信心
(一)五象新区率先突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全市整体稳步推进,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三、正视存在问题,增强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的紧迫感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推进缓慢
(二)部门协同不紧密,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三)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存量土地盘活难度大
四、明确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水平
(一)强化规划引领,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一是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是加强专项规划编制
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二)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
二是优化审批流程
三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三)深挖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一是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
二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三是加强土地储备管理
(四)创新供地方式,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一是探索多元化供地模式
二是推行弹性出让年期
三是加强土地供应精准化
五、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落实落细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严格考核问责
(三)加强宣传引导
……
全市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推进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推进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五象新区提前实现公益性项目供地“双过半”的成功经验,分析当前全市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全面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推动全市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区)、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及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刚才,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X片区)管委会自然资源局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的重要意义
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事关城市长远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其重要性。
一是推动城市功能完善的关键支撑。公益性项目涵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多个领域,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且合理的土地供应,能够保障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益性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教育设施为例,随着城市人口
……略……
挖潜力方面,通过全面梳理存量已批建设用地,加快消化闲置土地,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在主动服务方面,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用地难题;在部门联动方面,加强与发改、住建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供地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五象新区的成功经验,为全市其他地区推进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全市整体稳步推进,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除五象新区外,全市其他地区也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亩,占年度计划的%。在一些县(区),通过创新供地模式,如采用划拨、租赁等多种方式,有效保障了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在部分开发区,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了供地效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也充分证明了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
(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为推进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我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土地供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土地供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了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计划,明确了年度目标和任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加强了土地要素保障,加大了对公益性项目用地指标的倾斜力度,优先保障民生项目用地需求。通过这些举措,我市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的保障能力得到了持续增强。
三、正视存在问题,增强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的紧迫感
虽然我市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推进缓慢
从全市范围来看,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部分县(区)、开发区由于土地资源紧张、规划调整等原因,土地供应进度滞后于全市平均水平。例如,X县受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限制,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导致一些公益性项目无法及时落地;X开发区由于规划调整频繁,项目用地审批手续办理缓慢,影响了土地供应进度。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仅制约了当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全市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部门协同不紧密,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在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中,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部门对土地供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例如,在项目用地审批过程中,自然资源部门与发改、住建、环保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审批环节相互衔接不畅,使得项目用地审批时间过长。,部分部门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对项目单位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回应和解决,影响了项目推进速度。
(三)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存量土地盘活难度大
目前,我市仍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已批建设用地由于项目资金不到位、规划调整等原因,长期闲置未开发;一些老旧厂区、城中村等低效用地,由于涉及利益主体多、改造难度大,难以有效盘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给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带来了压力。
四、明确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水平
下一阶段,我们要以五象新区的成功经验为借鉴,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以下重点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全市公益性项目土地供应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强化规划引领,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一是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对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全面评估和优化,合理布局公益性项目用地,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例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要提前预留足够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益性项目用地;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通过规划调整,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二是加强专项规划编制。组织编制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专项规划,明确各类公益性项目的布局和规模,为土地供应提供依据。同时,要加强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能够落地实施。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城市发展变化和民生需求,及时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精准度和灵活性。
(二)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自然资源、发改、住建、环保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审批、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土地供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部门之间工作衔接顺畅。二是优化审批流程。对公益性项目用地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