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打击违法捕捞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7-01 16:02:36

  目录/提纲:……

在全区打击违法捕捞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打击违法捕捞的重要意义

  (一)打击违法捕捞是守护水域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二)打击违法捕捞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

  (三)打击违法捕捞是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

  二、总结工作成效,坚定打击违法捕捞的信心决心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二)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打击违法捕捞效能

  (三)注重源头治理,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三、认清问题挑战,准确把握打击违法捕捞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渔民转岗安置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打击违法捕捞各项工作

  (一)加大力度,形成打击违法捕捞高压态势

  (二)加强源头治理,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

  (三)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四)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加强组织领导,为打击违法捕捞提供坚强保障

  (一)强化责任落实

  (二)加强协调配合

  (三)严格责任追究

  ……

  在全区打击违法捕捞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打击违法捕捞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前期打击“电鱼”等违法捕捞行为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全面遏制违法捕捞行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区(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工作的负责同志,区农业农村局、区公安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检察院、区法院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流域区段长、巡河护鱼小分队代表。刚才,X区农业农村局、X区段长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好。下面,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打击违法捕捞的重要意义

  

  (一)打击违法捕捞是守护水域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水域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鱼”等违法捕捞行为不仅直接导致鱼类种群数量锐减,还会破坏水域生态平衡,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据科学研究表明,电鱼行为会导致鱼类基因变异,幼鱼存活率下降70%以上,同时还会对水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造成毁灭性打击,进而影响整个水域的生态链。我区X溪流域曾是多种珍稀鱼类的栖息地,但由于前几年违法捕捞行为猖獗,X鱼等珍稀物种已濒临灭绝,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必须从守护生态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击违法捕捞行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果断措施,遏制违法捕捞势头,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二)打击违法捕捞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

  ……略…… 

  的有效开展。

  (二)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打击违法捕捞效能

  

  一是推行三维立体巡逻模式。将溪与溪流域细分为四个关键区段,设立区段长、区段员,明确责任人和管理范围,成立巡河护鱼小分队,开展岸上24小时不间断巡河。同时,与公安部门协作,运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视频取证;与蓝天救援队合作,运用皮划艇、冲锋舟等开展水上巡逻,打造“天、水、地”三维立体巡逻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对水域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大大提高了发现和打击违法捕捞行为的效率。例如,202x年月日,巡河护鱼小分队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区段有疑似电鱼行为,立即通知水上巡逻队前往查处,当场抓获电鱼人员名,缴获电鱼工具X套。

  

  二是开展联合专项行动。联合检察院、法院、公安、农业综合等16个部门,在X溪、X溪流域开展严厉打击“电鱼”等违法捕捞行为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出动人员400余人次,开展大型专项行动3次,拆除“三无”船舶59艘,销毁电鱼竿、捕捞网、抄网等捕捞工具104副、地笼55个750余米,收缴逆变器3台,形成了打击违法捕捞的强大震慑力。

  

  三是运用科技手段助力。为巡河护鱼小分队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对讲机、GPS定位等设备,实现了巡逻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同时,在重点水域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水域动态,为打击违法捕捞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撑。据统计,通过科技手段助力,我区违法捕捞行为的发现率提高了X%,查处效率提高了X%。

  

  (三)注重源头治理,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一是开展渔民摸排和转岗安置。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渔民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建立“一户一档”,详细登记渔民的人数、技能水平、安置保障需求等情况。采取“送服务、送培训、送政策、送岗位”等措施,为渔民推荐就业岗位,提供一次性安置补助、渔具补偿等保障措施,引导渔民加入巡河队伍,实现身份转换。截至目前,已转岗转业6人,有效减少了违法捕捞的源头。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打击违法捕捞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在重点水域、村庄悬挂宣传横幅条,张贴宣传海报张,发放宣传资料万份。同时,开展“保护水域生态,拒绝违法捕捞”进社区、进学校、进渔村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场,增强了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据问卷调查显示,公众对违法捕捞行为的知晓率从专项行动前的X%提高到了现在的X%。

  

  三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设立违法捕捞行为举报热线,鼓励公众举报违法捕捞行为。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对举报人信息严格b_m。通过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调动了公众参与打击违法捕捞的积极性,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共接到举报线索条,经核查属实条,据此查处违法捕捞案件X起。

  

  三、认清问题挑战,准确把握打击违法捕捞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部分干部对打击违法捕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来抓,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的思想,对违法捕捞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深刻。二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打击违法捕捞的系统性、整体性认识不够,缺乏统筹协调的意识,导致工作中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某次联合行动中,由于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行动效果大打折扣。三是部分渔民和群众对违法捕捞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认为电鱼、下地笼等行为只是“小事”,没有意识到这是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一是队伍力量薄弱。我区打击违法捕捞的队伍人员编制不足,装备落后,难以满足日益严峻的形势需要。目前,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打击违法捕捞的人员仅有X人,面对广阔的水域和复杂的环境,显得力不从心。二是手段相对落后。虽然我们推行了三维立体巡逻模式,但在一些偏远水域,仍然存在巡逻盲区,违法捕捞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查处。三是案件查处难度大。违法捕捞行为具有隐蔽性、流动性强的特点,很多时候人员赶到现场时,违法人员已经逃离,给案件的查处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由于证据收集困难,一些违法案件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影响了的威慑力。

  

  (三)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管理_机制不够健全。打击违法捕捞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由于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例如,在处理一起违法捕捞案件时,农业农村部门和公安部门因职责划分问题,导致案件处理延误。二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目前,对打击违法捕捞工作的考核主要侧重于案件查处数量,而对水域生态环境改善情况、渔业资源恢复情况等核心指标考核不够,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过于追求案件数量,而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三是生态修复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我们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但对受损的水域生态环境缺乏有效的修复措施,水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缓慢。

  

  (四)渔民转岗安置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转岗安置渠道有限。目前,为渔民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保洁、保安等低端岗位,与渔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需求匹配度不高,导致部分渔民转岗意愿不强。二是安置保障措施不够完善。一次性安置补助和渔具补偿标准偏低,难以满足渔民的实际需求。同时,对转岗渔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够系统,缺乏针对性,导致渔民就业能力不足。三是后续跟踪服务不到位。对转岗渔民的就业情况、生活状况等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无法及时解决他们在转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影响了转岗安置工作的效果。

  

  四、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打击违法捕捞各项工作

  

  (一)加大力度,形成打击违法捕捞高压态势

  

  一是充实队伍力量。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增加人员编制,充实队伍力量。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计划在未来半年内,组织人员开展专项培训次,培训人数达人次。

  

  二是完善装备配置。加大资金投入,为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