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当前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动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压实各方责任,构建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二)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闭环管理机制
(三)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置,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四、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三)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四)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追责问责
……
在全市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前期全市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电梯安全管理重点任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安全。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副市长X同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及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部分电梯使用单位(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商场、医院等)和维保单位代表。刚才,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X商场负责人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各自在电梯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也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电梯作为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种设备,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关系到城市文明形象的塑造。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梯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截至202x年底,全市在用电梯总量已达5.2万台,较202x年增长了38%,其中住宅小区电梯3.8万台,占总量的73%;商场、医院、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电梯1.4万台,占总量的27%。电梯数量的激增,在为群众生活带
……略……
梯安全专项整治行动8次,检查电梯3.2万台次,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860处,下达整改通知书320份,整改完成率达到98.5%,有效降低了电梯运行风险。
二是监管平台作用有效发挥,信息化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为切实做好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各地积极利用特种设备监管平台,X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通过该平台积极查看电梯超期未检预警信息,及时进行核实,督促使用单位按时年检,杜绝使用超期未检特种设备,有效降低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截至目前,X区累计督促即将超期电梯及时提交检验申请40余台,有效助力辖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全市通过特种设备监管平台,已累计督促超期未检或即将超期电梯及时检验2300余台,电梯定期检验率从202x年的92.3%提升至202x年的98.7%,超期未检电梯数量较往年大幅下降,信息化手段在电梯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三是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各地积极开展“电梯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警示教育片、案例解说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正确乘梯规范与应急自救知识。X县去年共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活动56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接受群众咨询8000余人次;X市商场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电梯安全警示片,累计播放时长达到3000余小时。同时,各地畅通“12315”“12345”等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市民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形成“监管、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群众安全乘梯意识明显增强,去年全市因乘客不当使用导致的电梯故障较202x年下降了15.6%。
四是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各方责任进一步压实。专项行动开展期间,各地以压实主体责任为核心,通过约谈会、培训会等方式,进一步明确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的安全职责,强化开展电梯安全隐患自查自纠,不断夯实安全基础。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去年组织召开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约谈会12次,参会单位达到320家次;X区举办电梯安全管理培训班8期,培训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维保人员600余人次。通过这些举措,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维保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初步形成了“使用单位负责、维保单位保障、监管部门监督”的责任链条。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电梯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住宅小区物业公司作为电梯使用单位,安全意识淡薄,重效益轻安全,对电梯日常管理维护重视不够,存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日常巡查流于形式等问题。有的物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价格低但资质不全的维保单位,导致电梯维保质量得不到保障。去年检查中发现,有35家住宅小区物业公司未按规定配备专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28家物业公司存在维保单位更换频繁、维保记录不连续的情况。部分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使用单位,对电梯高峰期的安全管理重视不够,未采取有效的客流疏导措施,增加了电梯运行压力和安全风险。
二是维保市场乱象依然存在,维保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全市共有电梯维保单位86家,其中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的维保单位占比达到60%以上。一些维保单位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恶意压低维保价格,导致维保服务“缩水”,存在减少维保项目、缩短维保时间、使用劣质配件等问题。有的维保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就上岗作业,对电梯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去年全市共查处维保单位违法违规行为42起,其中因维保质量问题导致电梯故障的有18起。,维保行业存在的“层层转包”现象,也严重影响了维保质量的稳定性,给电梯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三是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凸显,更新改造资金筹措困难。随着我市电梯使用年限的增长,老旧电梯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全市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已达8200台,占总量的15.8%。这些老旧电梯由于零部件老化、技术性能下降,容易出现故障,安全隐患较为突出。去年因老旧电梯零部件老化导致的故障有136起,占全年故障总数的28%。而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按照每台电梯平均更新费用15万元计算,8200台老旧电梯全部更新需要12.3亿元。但目前资金筹措渠道单一,主要依赖业主自筹,由于部分业主缴费意愿不强、小区维修资金不足等原因,许多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工作难以推进,形成了“隐患存在—群众抱怨—难以整改”的恶性循环。
四是监管力度仍需加大,部门协同机制不够顺畅。虽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电梯安全监管力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监管力量不足、装备落后等问题。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人员仅有186人,平均每人要负责监管280余台电梯,监管压力巨大。部分基层监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电梯专业知识掌握不够,难以有效发现和处理复杂的电梯安全隐患。同时,电梯安全管理涉及市场监管、住建、应急、公安等多个部门,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紧密,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时、联合开展不经常等问题,未能形成监管合力。比如,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方面,住建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政策衔接不够顺畅,导致部分工作推进缓慢。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动电梯安全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