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提升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学教育应该服务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应该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同时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想完成这一使命,大学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格局,培养其担当精神,涵养其家国情怀。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这四个维度开展。
第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密码和重要的精神力量,“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中家与国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国之不存,家将焉附”,家与国休戚与共,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息息相关。家是国之根本,国是家之主干;国是大家,家是小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我们能够找到许多体现“家国情怀”的经典故事和名言警句,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些话语不仅反映了古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和道德情操,也为我们今天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从而树立起强烈的文化自信。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历史遗迹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以及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等。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书法、绘画、戏曲等,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第二,在红色革命文化中铸魂。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魅力的精神标识。它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理想,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了解并继承红色革命文化,不仅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塑造他们坚定信念、勇敢担当品格的关键途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学校应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例如,可以邀请老战士、老党员到校作报告,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阅读红色书籍,感受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带领学生前往革命圣地、烈士陵园等地缅怀先烈,接受心灵洗礼。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要让同学们明白,红色基因是我们党最宝贵的财富,必须一脉相承、发扬光大,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立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和社会风尚。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也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保证。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新时代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为此,高校应当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讲授、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系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举办文化节、科技节等活动,展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评选表彰优秀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在中国文化传播中扬帆。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度,中国在对外交流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便成为了摆在每一位中华儿女面前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对于即将走向世界的大学生来说,更应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中外友好往来的使者。
为此,学校应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是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中外师生互访交流;二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际会议、竞赛及志愿者服务项目,锻炼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三是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搭建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点滴,增进与其他国家年轻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此外,还应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与阐释,编写高质量的教材读物,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之,提升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消防队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