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突出新时代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这为新时代X地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加快推动X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决策部署
(一)“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愈发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五部分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其中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部署,并且有关教育的论述出现在高质量发展之后,排在各项战略任务的第二位,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和更加全面的认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共生性,同气连枝。科技强国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人才强国要求提高自主培养质量,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科技和人才离不开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三大强国的统筹部署有利于支撑“两个中心”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际上,科技、人才、创新都与教育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科技发展、科技创新,还是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
(二)深刻理解新时代教育的战略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同时,我们要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要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聚焦重点领域,着力破解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支持,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要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让更多的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要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增活力,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开发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课程教材,增强课程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注重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要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形成公办民办并举的良好局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高尚师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合理确定教师编制,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确保每一所学校都有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要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荣誉制度,表彰奖励优秀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关心关爱教师,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助力教育现代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优势和作用。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构建智能化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展个性化学习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护师生个人信息安全。要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治理等方面的变革,为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二)完善政策法规,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政策法规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我们要加快推进教育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要制定和完善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有序推进。要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实效。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确保教育经费优先用于教师工资、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学生资助等方面。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系,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格局。
(三)营造良好环境,凝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要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和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理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总之,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在祭扫烈士墓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