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独特的作用。这次修改后的宪法,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根本性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必须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修改宪法的政治考量和时代意义,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定不移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地位,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下面,结合学习和思考,汇报四点认识和体会:
一、这是适应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4次对现行宪法作过修改,每次修改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古人讲,“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安”。宪法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如今,距离上一次修改宪法已过去14个年头,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部署、重大举措、重大目标。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这些重大成果上升为法律规定,既有助于保持宪法的根本性、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又有力于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二、这是立起思想旗帜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党和国家建设迈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随之而来,我们的政治生活也有了显著变化,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与时俱进,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将这一思想载入宪法,不仅明确了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也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通过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三、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此次宪法修改,增加了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构建了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对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宪法修正案还对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进一步优化了国家机构职能配置,提高了国家机构运行效率,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这些修改,不仅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也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治基础。
四、这是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的具体体现。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此次宪法修改,不仅是对宪法文本的完善,更是对全体公民宪法意识的一次深刻教育。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学习和宣传,可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是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各项工作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全体公民的普遍期待,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此次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民利益诉求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领会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切实增强宪法意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精神,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