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新提‘质’”“新质生产力”这一原创性新概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思想精华,强调科技创新为核心,并且以创新性、融合性、引领性、超越性等特征超越原来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能源消耗的传统生产力增长路径,实现生产力在高效能、高质量、高水平方面的跃升。现阶段,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仍然面临着“卡脖子”难题。面向未来,唯有以基础研究夯实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推进颠覆性技术战略攻关,才能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产学研用”的创新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科技创新是经济建设、产业发展与创新驱动的关键所在。因此,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空间分布,完善国家创新资源的整体配置,进而增强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性攻关能力。其次,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企业的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并且通过期权、股权奖励、分红等激励形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再次,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研究型高校的对接合作,进而共建需求对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多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仍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在......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年轻干部要发扬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
- 下一篇:廉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