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伸,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县乡以整治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重点,以“整脏治乱”工作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日益增多,城市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矛盾问题越来越多。突出表现在:一是管理理念有待转变。大部分县城城市管理工作还未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经营城市的理念,“重建设、轻管理”,“硬件过硬、管理滞后”的现象还未真正扭转,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以搞突击式、运动式为主,没有真正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同时,管理过程中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建立健全与市民的联系沟通、事前告知、定期通报等制度方面做得不够,对群众需求不了解,导致被动管理的多,主动服务的少,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认可和理解。二是公众认识有待提高。公众对城市管理认知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不高,缺乏应有的城市意识、市民意识和文明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出现“一个人管、一个人扫、几十个人乱扔乱丢”的现象;一些干部群众对城镇管理只抱怨不参与,只指责不自责,袖手旁观而不身体力行;甚至有的对城管执法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当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处罚时,习惯性地站在“弱者”一方,城市管理陷入“管与不管”均招致非议的两难困境。三是基础配套不够完善。一些城市过分追求的经济目标,往往忽视规划,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特别是在中小县城,集贸市场、停车场等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划定的停车位不能满足车辆停靠需要,市民存在买菜、停车、垃圾倾倒不够方便,导致“马路摊点”“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等现象严重,划行归市、规范经营成为空谈。四是管理综合效能不足。城市管理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但目前很多地方的城市管理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不够,信息共享不充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合力。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各部门反应迟缓,处置不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管理的整体效果。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容市貌整治,更是关乎民生福祉、城市形象和长远发展的大事。为此,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首先,转变管理理念,树立经营城市的观念。要从“重建设、轻管理”向“建管并重”转变,把城市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规划引领,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基础设施,确保城市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同时,要强化法治思维,依法依规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坚决纠正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其次,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市民素质。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市民意识和文明意识,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爱护城市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市民参与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改进城市管理的重要参考。再次,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要补齐中小县城在集贸市场、停车场等方面的短板,切实解决市民买菜、停车、垃圾倾倒等实际问题。同时,要注重科技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最后,强化部门协同,提升综合效能。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运行。
总之,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破解城市管理中的难题,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