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形式主义基层减负、力求减负不减质
基层减负不仅要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还要深度思考基层减负如何“减”到关键处,把握好“减”与“不减”的平衡点,真正为基层松绑解压,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减“形式”不减“真情”。形式主义对于基层来说,增加了很多形式化的工作,存在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对于群众来说,办事流程复杂,解决问题拖拉,久而久之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各级领导班子要深入检视“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主动整改、带头整改,坚决防止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坚决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要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的心声,围绕基层干部需求精准施策,为广大基层干部“解压”“松绑”。基层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本末倒置,用真心多下村、多入户,以实地调研来代替“纸上调研”,在群众工作中自然留痕,减少台账的厚度,增加为民服务的温度,真真正正干出群众满意的政绩。
减“负担”不减“落实”。整治形式主义要切实减负,不能为了减负而减负,让“整治形式主义”再次成为形式主义。基层是面向群众最直接的窗口,减负不是减服务,更不是减责任,最重要的是让基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服务群众上,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而不是迎接一次又一次的形式化检查和表面工作中,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的本质中去。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树立“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法办、该办的事坚持办”的理念,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报表......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推动为基层减负不断向治本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