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国资央企构建和完善“大监督”体系的调研报告(7906字)

2024-12-21 华博范文网

  国资央企构建和完善“大监督”体系的调研报告(7906字)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央企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政治面貌、精神面貌、改革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一方面,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对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不尽满足改革发展需要,监督功能、机制、方式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完善,队伍建设也还存在一定短板,监督合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研究改革完善国资央企监督体系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健全完善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建立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新机制。这些举措不仅加强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也为国资央企监督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不仅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国资央企在高质量发展中行稳致远。同时,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是深化国资央企改革的内在要求

  国资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资央企改革不断深化,其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内部管理难度加大,风险防控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不仅是国资央企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改革、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资央企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布局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透明度不够等问题,个别企业甚至出现违规经营、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国资央企监督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还需更加科学有效。只有通过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国资央企依法合规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是提升国资央企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国资央企治理效能的提升,离不开一个高效、透明、科学的监督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可以实现对国资央企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通过监督促进国资央企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还有助于推动国资央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通过强化监督,能够促使国资央企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国资央企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也有助于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当前国资央企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国资央企在监督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监督职能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国资央企内部监督机构设置较为分散,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导致监督职能交叉重叠或缺失。例如,纪检监察部门与审计部门在某些业务领域存在职能交叉,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而部分职能部门则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督职责,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这种职能定位不清的情况,不仅影响了监督工作的整体效能,也不利于形成监督合力。

  (二)监督机制运行不够顺畅

  国资央企内部监督机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各监督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畅,难以形成协同效应;二是问责机制不够严格,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往往只是进行批评教育或轻微处罚,未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三是反馈机制不完善,对于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容易出现“屡查屡犯”的现象。

  (三)监督方式方法不够灵活

  当前,国资央企监督方式方法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检查、审查等手段,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督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资央企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化、多元化,传统监督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时监控、动态跟踪的要求。此外,部分监督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监督工作,导致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四)监督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国资央企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一方面,部分监督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对国资央企经营管理业务了解不深,难以准确把握监督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纪律意识还有待加强,个别人员存在履职不力、作风不实等问题,影响了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构建和完善国资央企“大监督”体系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国资央企监督体系的效能,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明确监督职能定位,优化监督资源配置

  国资央企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监督机构,明确各部门的监督职责,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或缺失。具体而言,可以考虑整合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统一负责国资央企内部监督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监督机构的领导和支持,确保其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权限,能够独立开展监督活动,切实履行监督责任。

  (二)完善监督机制建设,提升监督工作效能

  国资央企应着力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监督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各监督主体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监督效率;二是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三是完善反馈机制,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进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防止问题反弹。

  (三)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高监督技术水平

  国资央企应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督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广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国资央企经营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人员培训,提升其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确保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监督工作。

  (四)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提升监督人员素质

  国资央企应高度重视监督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监督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定期组织监督人员参加各类学习班、培训班,系统学习国资央企经营管理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二是强化职业道德和纪律意识教育,引导监督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监督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构建和完善国资央企“大监督”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资央企上下共同努力,久久为功。通过明确监督职能定位、完善监督机制建设、创新监督方式方法以及加强监督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高效运转的监督体系,为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四、结语

  国资央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构建和完善“大监督”体系,不仅是国资央企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资央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健全完善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监督效能,为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