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挖思想根源“祛病灶”
(一)破除“政绩观错位”的思想枷锁
(二)摒弃“官本位思想”的陈旧观念
(三)纠正“敷衍应付”的消极心态
二、以动真碰硬的决心,紧盯突出问题“靶向治”
(一)狠刹“文山会海”顽疾
(二)整治“层层加码”乱象
(三)严查“不作为慢作为”行为
三、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完善制度机制“扎笼子”
(一)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二)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三)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四、以服务群众的初心,践行实干担当“树标杆”
(一)在民生实事中彰显担当
(二)在攻坚克难中锤炼
(三)在基层一线中密切联系群众
五、以以上率下的自觉,发挥头雁效应“作示范”
(一)带头转变思想观念
(二)带头提升工作效能
(三)带头严守纪律规矩
六、以改革创新的思维,赋能建设“提质效”
(一)运用数字化手段减负增效
(二)探索容错纠错机制激发活力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正气
……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建设”专题学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建设”开展专题学研讨,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和人民事业的大敌,它们如同腐蚀剂,消解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割裂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阻碍政策落地见效。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们身处改革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更要清醒认识到,建设不是“软任务”,而是关乎民心向背、事业兴衰的“硬杠杠”。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六个方面谈一谈对力戒“四风”、锤炼的思考与体会。
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挖思想根源“祛病灶”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顽固反复,根源在于思想“总开关”拧得不紧。只有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才能真正铲除滋生不良的土壤。
(一)破除“政绩观错位”的思想枷锁。有的干部把“显绩”当政绩,热衷
……略……
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有的部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把“痕迹”当“政绩”,让基层疲于应付。我们要严格执行精文减会规定,能合并的会议坚决合并,能通过电话、网络解决的问题不再发文;推行“四不两直”调研方式,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
(二)整治“层层加码”乱象。一些部门在执行政策时随意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看似“积极作为”,实则增加基层负担、损害群众利益。比如,在环保整治中简单关停企业。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好政策执行的“度”,既要确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又要避免机械执行、过度执行,让政策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三)严查“不作为慢作为”行为。有的干部遇到矛盾绕道走,面对难题“等靠要”;有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导致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比如,在项目审批中“踢皮球”,在民生工程中“打太极”。对此,必须强化责任追究,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严肃批评教育,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处理,形成“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的鲜明导向。
三、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完善制度机制“扎笼子”
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一阵风”,必须靠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只有织密制度“笼子”,才能让好成为常态。
(一)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减少“留痕”类、“台账”类考核,增加群众满意度、工作实效等权重。比如,对乡镇考核不再单纯看材料“厚不厚”,而是看产业发展“实不实”、群众收入“增没增”;对部门考核不再只关注“完成了多少任务”,更要看“解决了多少问题”。通过科学考核,引导干部把精力放在真抓实干上。
(二)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整合纪检监察、审计、群众监督等力量,形成全方位监督网络。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随手拍”“随时报”;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放下顾虑、轻装上阵。
(三)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将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政谈话;组织干部到基层一线蹲点调研,在服务群众中锤炼性、改进。同时,注重家风建设,引导干部家属当好“内助”,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通过常态化教育,让干部从思想上绷紧建设这根弦。
四、以服务群众的初心,践行实干担当“树标杆”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终要落脚到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上。只有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才能让建设成果经得起检验。
(一)在民生实事中彰显担当。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列出清单、挂图作战。比如,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解决群众“住房难”;优化公交线路布局,缓解群众“出行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破解群众“看病难”。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二)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越是任务艰巨,越能检验干部。在招商引资、征地拆迁、_等工作中,员干部要主动靠前、迎难而上。比如,对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专班攻坚,对复杂矛盾纠纷现场办公解决;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实。
(三)在基层一线中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一线工作法”,推动干部下沉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主战场。比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推行“民情日记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