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总结成效,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成果
(一)筑牢农业生产基础,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夯实
(二)落实春耕备耕措施,农业生产秩序井然有序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动能增强
二、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农业农村工作短板不足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薄弱环节,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
(二)农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三)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三、聚焦重点,全面部署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增强创新发展动能
四、强化保障,确保农业农村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要素保障
(三)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工作合力
……
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暨春耕生产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暨春耕生产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25年以来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春耕生产及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相关领导、各X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区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重点农业企业代表以及农技推广骨干。刚才,区农业农村局、X镇、X街道等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下一步计划切实可行,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效,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成果
(一)筑牢农业生产基础,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夯实
2025年以来,全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在X镇、X街道等重点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建设规模达1.5万亩,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2个等级,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5%以上,灌溉保证率提升至90%。例如,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设施建设等措施,使项目区粮食亩均增产15%,农民亩均增收300元以上。
在推进良田建设的同时,我区持续推进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与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良种培育示范基地”
……略……
分别达95%和98%。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动能增强
我区2025年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呈现良好开局态势,在建项目12个,年度计划总投资7.7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年度计划投资4.22亿元。截至2月底,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达12.95%,超额完成序时进度。X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3000亩,启动智能温室大棚建设,预计6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带动周边500户农户增收。
在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X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30%,建成后冷藏保鲜能力达5000吨,可有效解决我区果蔬产品“卖难”和“损耗大”问题。X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完成景观河道整治和道路硬化工程,引进休闲农业企业3家,预计今年“五一”期间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可达10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00万元。这些重大项目的推进,为我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农业农村工作短板不足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薄弱环节,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偏远地区农田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村尚有0.5万亩农田未实现高标准改造,田间道路狭窄、灌溉设施老化,遇到旱涝灾害容易造成减产。据统计,202x年村因灌溉设施不完善,水稻减产达10%。同时,全区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率仅为80%,尚有20%的农田依靠自然降水灌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X镇农技人员反映,去年夏季的强降雨导致部分低洼农田积水严重,因排水设施不畅,造成300亩玉米绝收。
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也不够健全,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在农村地区仅为70%,部分偏远村庄无法及时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农业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大,目前我区仅开展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少,参保率低,X村种植的500亩草莓仅有20%参保,一旦遭遇灾害,农户损失较大。
(二)农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我区农业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占比达70%,而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2:1,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5:1。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仅10家,且多数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X米业公司年加工水稻1万吨,但主要生产普通大米,每吨售价仅3000元,而加工成胚芽米后每吨售价可达8000元,由于缺乏精深加工技术,企业错失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休闲农业发展也存在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我区现有休闲农业景点15处,多数以“农家乐”“采摘园”为主,缺乏文化内涵和体验项目,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额低。生态园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但人均消费仅50元,而周边区的休闲农业园区人均消费达150元,差距明显。,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度不高,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我区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存在“老龄化”“断层化”现象。全区镇(街道)农技人员平均年龄50岁以上,35岁以下年轻技术人员仅占15%,X镇农技站5名工作人员中,4人年龄超过55岁,专业技术更新缓慢。同时,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全区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仅8人,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也较弱,我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多停留在技术引进层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X农业科技园区虽然引进了10项新技术,但真正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仅有3项,多数技术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民科技素质有待提高,全区新型职业农民占比仅为15%,大部分农户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对新技术、新模式接受度低。
三、聚焦重点,全面部署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1.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2025年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提升0.5万亩,重点向X镇、街道等粮食主产区倾斜。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工程,确保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个等级,亩均粮食产能提高10%。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机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在村试点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500亩,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
2.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投资8000万元实施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新建灌溉泵站5座,衬砌渠道10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河道20公里,清淤土方50万立方米,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在镇、X街道建设气象灾害预警站3个,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实现预警信息覆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