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综治调解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市综治调解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综治调解提质增效的重要意义

  (一)综治调解提质增效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二)综治调解提质增效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综治调解提质增效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综治调解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我市综治调解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二)当前综治调解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三、明确重点任务,全力推动综治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一)持续完善四级联动体系,夯实基层调解根基

  一是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二是强化部门协作配合

  三是加强基层调解队伍建设

  (二)深化三调融合机制,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

  二是强化协同联动

  三是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作用

  (三)强化数字赋能应用,推动调解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优化信息平台功能

  二是加强信息化培训

  三是推进数据共享应用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二是创新宣传方式

  三是树立先进典型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综治调解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强化责任落实

  (二)加强部门协作

  (三)强化督导检查

  ……

  在全市综治调解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综治调解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总结我市综治调解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推动我市综治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社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分管领导、司法局负责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以及、人社、住建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刚才,X县、X区司法局和相关部门作了汇报发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享了宝贵经验和有效做法,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大家务必认真学借鉴、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综治调解提质增效的重要意义

  

  (一)综治调解提质增效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则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综治调解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方式,能够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例如,在一些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引发的矛盾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调解,很容易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引发群

  ……略…… 

  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了市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指挥调度中心”、县级“终点站”、镇级“主阵地”、村级“前沿哨所”四级“诊疗”模式。全市8个县(区)综治中心高标准建设一站式调解中心,整合司法、、人社、住建等13个部门资源,设立劳动争议、医疗、物业等8类专业调解室,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今年1-5月份,全市人民调解调处成功11332件,其中市县两级派驻综治中心的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成功1911件,占调成案件总量16.8%,有力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在三调融合机制创新方面,我市积极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多条联动。打破条块分割,依托协同平台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效力衔接、程序贯通的联动机制。例如,李某某等17人被_府投资的某项目的承建商拖欠59万余元工资,调解员联合部门,动员项目承建商即时会商会办,两日内将拖欠的工资支付到李某某等人手中,迅速化解了一起集体纠纷,充分展现了三调融合的强大威力。

  

  在数字赋能支撑强化方面,我市优化社会治理协同平台与“苏解纷”非诉讼服务平台对接,搭建“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矛盾纠纷线上受理、智能分流、远程调解。今年1-5月份,“苏解纷”非诉讼服务平台接收综治中心委托调解案件822件,其中人民调解810件,行政调解12件。徐某某与吴某某被拖欠7万余元工资,调解员通过电话+网络平台视频远程调解,最终达成分期支付协议,且工资款已全部支付到位,有效提升了多元解纷效能。

  

  (二)当前综治调解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虽然我市综治调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矛盾纠纷的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日益复杂,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多元,对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调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调解人员在面对新型矛盾纠纷时,缺乏专业知识和调解技巧,难以有效化解矛盾。另一方面,在工作机制上,虽然已经建立了多种联动机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顺畅、信息共享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调解工作的整体效率。,在数字赋能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部分基层调解组织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够熟练,未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调解工作中的优势。

  

  三、明确重点任务,全力推动综治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一)持续完善四级联动体系,夯实基层调解根基

  

  一是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各县区要对照标准,进一步完善市级“指挥调度中心”、县级“终点站”、镇级“主阵地”、村级“前沿哨所”的功能布局,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各级综治中心能够高效运转。加大对基层综治中心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为调解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二是强化部门协作配合。进一步明确司法、、人社、住建等部门在综治调解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部门间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在遇到复杂矛盾纠纷时,各部门要主动介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开展调解工作。例如,对于涉及劳动争议的纠纷,人社部门要及时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司法部门要发挥调解专业优势,部门要做好群众的情绪疏导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三是加强基层调解队伍建设。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开展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基层调解人员的法律素养、调解技巧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调解人员考核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调解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深化三调融合机制,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联动制度,明确各类调解方式的适用范围、衔接程序和工作要求。建立矛盾纠纷分类处理机制,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合理选择调解方式,确保调解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协同联动。加强各类调解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建立矛盾纠纷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对于疑难复杂案件,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调解组织进行会商研判,制定调解方案。同时,要加强与法院、仲裁机构等的沟通协作,完善“调解+司法确认”“调解+仲裁”等机制,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提高调解成功率和履行率。三是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医疗、物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充实专业调解人员队伍。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充分发挥他们在行业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特定领域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

  

  (三)强化数字赋能应用,推动调解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优化信息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协同平台与“苏解纷”非诉讼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强平台的智能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矛盾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