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县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

  (二)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实践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落实用地清单制改革各项任务

  (一)全面夯实改革基础工作

  1、加快推进区域性评估全覆盖

  2、建立健全用地清单动态更新机制

  (二)优化提升审批服务流程

  1、推行“清单+承诺”审批模式

  2、打造“拿地即开工”全链条服务

  (三)强化改革协同配套支撑

  1、推进部门数据互通共享

  2、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用地清单制改革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注重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三)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提升

  四、锚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当前重点工作与改革衔接

  (一)做好试点经验总结与全县推广衔接

  (二)强化改革与项目建设协同推进

  (三)统筹改革与要素保障高效衔接

  ……

  在全县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前期县高新区试点经验,安排部署全县范围内“用地清单制”改革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以及相关专班工作人员。刚才,X高新区、县自然资源局、X镇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提出的思路和举措符合实际,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县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推广用地清单制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将“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要持续精简审批环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全国层面看,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已将用地清单制作为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据统计,浙江省通过推行用地清单制,企业拿地后开工前的审批时间平均缩短60%以上,单个项目平均节省成本约200万元。就我县而言,过去企业拿地后需自行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等1

  ……略…… 

  全事故隐患。这种“买单、企业受益”的服务模式,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彰显了刀刃向内的改革决心。我们要以改革为契机,推动各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形成协同高效的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落实用地清单制改革各项任务

  

  (一)全面夯实改革基础工作。

  

  1.加快推进区域性评估全覆盖。各相关部门要对照15项评估事项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全县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等区域性评估。其中,自然资源部门要牵头完成压覆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危险性等评估,生态环境部门要在6个月内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急管理部门要在3个月内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参考X高新区经验,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采用“多评合一”模式,提高评估效率,降低评估成本。例如,X高新区通过统一招标,将15项评估成本控制在每亩地3000元以内,较企业单独评估节省60%费用,这个做法要在全县推广。

  

  2.建立健全用地清单动态更新机制。由县自然资源局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依托全县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用地清单数据库,实现评估成果数字化、可视化管理。每季度对地下管线、地质条件等数据进行更新,确保清单内容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土地出让前,要组织专班对拟出让地块进行现场核查,结合最新数据完善用地清单,避免因数据滞后导致企业开工后出现问题。X高新区曾因地下管线数据未及时更新,导致某企业施工时误损电缆,虽未造成重大损失,但也暴露出动态管理的重要性,各单位要引以为戒,建立严格的数据更新责任制度。

  

  (二)优化提升审批服务流程。

  

  1.推行“清单+承诺”审批模式。在土地出让时,同步向企业发放包含评估成果和管理要求的用地清单,企业可根据清单内容作出合规承诺,相关部门依据承诺直接办理开工审批手续。对清单外的审批事项,一律不得要求企业提供额外材料,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X高新区试点中,孝光光电项目通过承诺制,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6项审批,较传统流程提速90%,这种模式要在全县范围内规范推行,制定统一的承诺事项清单和办理指南,让企业一看就懂、一办就成。

  

  2.打造“拿地即开工”全链条服务。建立由服务、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从拿地到开工的“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在土地出让阶段,提前告知企业清单内容和开工前准备事项;在拿地后,协助企业办理立项、规划、施工等手续,推动审批流程“并联办”“同步办”。参考X高新区“土地超市”做法,将已完成清单编制的地块集中公示,方便企业按需选择,缩短用地决策时间。据统计,X高新区通过“土地超市”已促成5宗地块快速成交,平均成交周期较之前缩短40天,这个经验要结合我县实际加以完善和推广。

  

  (三)强化改革协同配套支撑。

  

  1.推进部门数据互通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依托县数据共享平台,打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业务系统,实现评估成果、审批数据实时共享。例如,自然资源部门完成地质灾害评估后,数据要即时推送至应急管理部门,作为灾害防治的参考依据;生态环境部门的环评结果要同步共享给住建部门,避免企业重复提供材料。X高新区在试点中,通过数据共享减少企业材料提交量70%以上,这个成效要在全县复制,2025年6月底前必须完成各部门数据接口对接,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长效机制。

  

  2.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用地清单制改革纳入全县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体系,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包括清单编制完成率、企业满意度、审批提速幅度等。建立改革进展月通报制度,对工作推进快、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严肃问责。X高新区试点期间,曾对3个推进缓慢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这种做法要作为全县的常态化机制,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用地清单制改革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全县用地清单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乡镇(街道)要参照成立相应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本部门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专人专班推进。例如,县自然资源局要牵头做好清单编制和土地出让衔接工作,县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要统筹推进审批流程优化和数据共享,县财政局要保障改革所需经费。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将每项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明确完成时限,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压实。

  

  (二)注重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通过门户网站、新媒体、专题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用地清单制改革的政策内容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