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202x年以来,全县始终坚持把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有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发展,有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整体工作态势稳中向好,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 加强组织领导,促进责任落实
一是加强主体责任落实。持续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中心任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落实“一线总指挥”和“施工队长”第一责任。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专项工作组分线推进的工作体系,构建五级书记一起抓、党政同责共同抓、行业部门联动抓的工作格局。始终坚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作为全县重要工作来抓,定期研究部署。制定《关于开展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回头看”行动的工作方案》《县202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督导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202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例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了覆盖所有农户的监测预警系统,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实时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的支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贴息等方式,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一方面,加强本地人才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吸引外部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还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一批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
(二)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内生动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为主导,多种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例如,在山区重点发展林果业、中药材种植,在平原地区则以优质粮食、蔬菜种植为主,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通过结构调整,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202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
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等方式,促进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5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00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在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某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实现了合作共赢。
三是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电商销售等多种方式,拓宽了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如某村利用废弃校舍改造成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不足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多万元;另一些村庄则借助电商平台,将当地的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打开了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还开展了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让村民成为股东,共享发展红利,增强了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按照“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到位”的原则,加快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步伐,累计完成改厕任务X万户,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同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改厕后的卫生设施正常使用,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
二是加强垃圾治理。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配备了专用垃圾桶、清运车辆等设备,建立了垃圾处理站,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农民养成良好习惯,减少环境污染。目前,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5%,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实施污水治理工程。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采取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解决了污水直排现象。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集镇和旅游景区,更是加大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水质达标排放,保护了水环境安全。此外,还加强了水源地保护,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从事污染性活动,保障了农民饮水安全。
四是美化村庄环境。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了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如某村依托古村落资源,修复了老街、古井等历史遗迹,恢复了传统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另一些村庄则围绕田园风光做文章,建设了花海、果园等景点,营造了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 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幸福指数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我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是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报销比例,减轻了农民看病就医负担。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配备了先进诊疗设备,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特别是针对贫困患者,实施了大病救助、慢病签约服务等特殊政策,确保他们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二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多样化服务。同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康复训练等个性化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加大了对高龄、孤寡、空巢老人的关爱力度,定期走访慰问,送去温暖和关怀。
三是提升教育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配齐教学设施,招聘优秀教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特别是实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增收。此外,还重视留守儿童的成长,建立了专门的关爱机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四是丰富文化生活。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送戏下乡、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了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等一批文化阵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娱乐场所。此外,还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数字文化产品,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文化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尽管我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是部分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由于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个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了政策效果。对此,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二是产业发展不平衡。虽然全县特色产业有所发展,但各乡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偏远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产业项目,推动全县产业协调发展。
三是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现有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事业发展。为此,我们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尽管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在交通、水利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补齐短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五是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增多,社会治理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多元共治格局,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了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