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强市建设,大力发展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满足我市城乡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从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形势出发,结合实际,特制定“十四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规划》实施推进有力,进展良好,重点和难点工作分步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文体事业亮点纷呈,文化产业逐步壮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各项任务。
(一)总体实施情况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截止至201x年底,在我市符合建设条件的行政村,通过专项资金建设、上级部门帮扶及其他部门投入等方式全部建设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二是全面保障了我市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资金的落实,使其充分发挥了基层文化活动阵地效能;三是每年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为我市296个农家书屋完成了出版物的补充更新工作。
2. 文化事业发展
1)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每年牵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百场次,其中,农民文艺汇演、社区文艺汇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我市具有代表性的文体品牌。
2) 文化精品创作情况
创作的微电影《意见》获xx市纪委廉政文化“五个一”创作活动一等奖;二人转《家有丑妻》在xx省文化厅主办的“xx省第八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上获优秀剧目奖,并晋京展演。
3) 文化惠民工作情况
一是实现了我市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及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全面免费开放;二是每年通过市文化馆、图书馆及各乡镇、街道文化站连续开展了基层文艺骨干及音乐舞蹈声乐等形式多样的培训业务;三是结合省文化和旅游厅送演出下基层等活动,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具体成效分析
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度。各类文化活动如农民文艺汇演、社区文艺汇演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我市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还促进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了市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文化精品创作方面,我市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如微电影《意见》和二人转《家有丑妻》。这些作品不仅获得了各级奖项的认可,还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了我市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风貌。通过这些作品的成功创作与推广,我市的文化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文化惠民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普及和均等化。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及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全面免费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接触文化艺术的机会。同时,基层文艺骨干及音乐舞蹈声乐等形式多样的培训业务,培养了一大批本土文艺人才,为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结合省文化和旅游厅送演出下基层等活动,使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十四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目标
根据“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以及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十四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具体而言,“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继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到2025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都有标准化的文化活动场所;二是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确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
2. 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和效益
一是加强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和支持,推出更多反映时代主题、体现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二是建立健全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维护创作者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
3.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数字内容、网络视听、创意设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三是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4.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深入挖掘整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编纂出版系列丛书,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档案;二是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传统技艺传承人培养计划,确保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三是策划组织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民俗文化节、古籍展览等,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
5.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一是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流项目,拓展国际友好城市间的文化往来渠道;二是借助新媒体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三是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提升我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必须采取以下几项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文化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同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部门间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2. 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方面的内容,为文化事业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特别是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单位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
3. 深化改革创新
持续推进文化领域各项改革,破除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新型文化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事业单位大胆创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 注重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学习。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5.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的作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宣传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成就,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推动我市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总之,“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文化事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宝贵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