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201x年某市公共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要点

2024-12-28 华博范文网

  201x年全市公共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牢牢把握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总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抓好“五服务两保障”,即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培训服务、市场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失业保险、保障党的建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就业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确保就业服务工作作风有新转变、精神面貌有新提升、工作业绩有新跨越,努力实现整体工作“争一流、上水平”。

  一、开展全方位就业服务,实现就业质量新提高

  (一)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鲁政发〔201x〕26号)、《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x〕27号)精神,制定并出台我市促进就业创业的配套落实政策。着力开展各级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政策把握和经办能力。

  (二)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严格落实市委提出的“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全就业”工作要求,多形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巩固提升现有“就业扶贫车间”成效,重点打造“互助扶贫公益岗位”,认定一批“互助扶贫公益岗位省级示范点”,持续打造就业扶贫新亮点。强化与淄博市的扶贫对接,进一步加强双方务实合作。

  (三)切实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严格落实我市《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x办发〔201x〕46号)要求,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保障机制。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实现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应享尽知。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确保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成员都能实现稳定就业。加大退役军人就业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军人尽快适应社会角色转变,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一)完善创业扶持体系。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限,为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支持、项目对接、融资服务等全方位帮扶。加大对优秀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减轻创业者初期资金压力。加强对创业者的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强化创业培训和指导。围绕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精心设计创业培训课程,邀请知名企业家、行业专家担任讲师,传授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定期举办创业沙龙、论坛等活动,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针对不同创业阶段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服务,帮助创业者明确发展方向,规避风险,提升竞争力。注重培养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倡导绿色创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创业典型事迹,树立创业榜样,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组织评选优秀创业项目和杰出创业者,给予表彰奖励,增强创业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积极参与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类创业大赛,展示本地创业成果,扩大城市影响力。通过举办创业文化节、创意集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创新创业事业。

  三、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

  (一)深化职业技能培训改革。紧密结合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订单式培训机制,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探索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加大重点群体培训力度。针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量身定制培训方案,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职业技能培训。开设特色培训班次,如家政服务、电子商务、手工制作等,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加强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合作,开展定向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帮助重点群体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竞争力。建立培训后跟踪服务体系,协助学员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提高培训转化率。

  (三)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覆盖全体劳动者、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培训格局。推广在线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方便广大劳动者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对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给予奖励补贴,激发劳动者的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供需有效对接

  (一)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匹配供求双方需求,提高招聘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中介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拓展人力资源市场服务领域,引入高端猎头公司、人才测评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二)搭建多元化招聘平台。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的优势,打造多层次、多形式的招聘平台。线上方面,利用官方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发布招聘信息,收集求职简历,开展网络招聘会、视频面试等活动;线下方面,定期举办大型综合性招聘会、专场招聘会以及校园招聘、社区招聘等小型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积极探索新型招聘方式,如直播带岗、云宣讲等,吸引年轻人关注参与,扩大招聘覆盖面。

  (三)促进区域间人力资源流动。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建立跨区域人力资源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赴外地招聘急需紧缺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外地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本市,带动更多就业机会。简化户籍迁移手续,放宽居住证申领条件,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空间。开展异地劳务输出对接活动,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五、强化失业保险保障功能,兜牢民生底线

  (一)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将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特别是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公经济组织参保扩面工作。简化参保登记手续,推行网上办理、掌上办理等方式,方便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参保手续。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企业和职工对失业保险政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引导其自觉参保缴费。

  (二)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适当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支出,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促创业的作用。完善失业保险与最低工资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联动机制,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三)防范化解失业风险。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动态,建立健全失业预警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潜在失业风险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加强对企业裁员行为的监管,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处理劳动关系,妥善安置被裁减人员。探索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制度,当某个地区出现较大规模失业时,可以从其他地区调剂部分资金予以援助,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确保失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

  六、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就业工作创新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坚持党对就业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认真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就业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链条。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良好作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健全内控机制,堵塞管理漏洞,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挖掘选树一批就业创业领域的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报道,传递正能量,凝聚人心力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爱心捐赠等,培育公民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新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就业工作各个环节,使之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为推动就业工作创新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201x年是全市公共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一总目标,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