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以“为民初心”浇灌开出“人民幸福”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站稳人民立场,主动扛起“为民造福”的责任,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写好“人民至上”的答卷。
一、以“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使命感贯彻群众路线,不忘“赤诚忠心”的来时路。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枝叶关情的爱民情怀,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贯穿其中的是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从“一粒米”“一分钱”出发,体谅群众的难处、了解群众的所期所盼、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真实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心系黎民忧乐间”的服务态度,拜群众为师,多去田间地头、多去群众家看一看,把话“匣子”打开聊一聊,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搭建“连心桥”,切忌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要做到见真章,动真招。
二、以“民之所盼、施政所向”的方向感把握人民愿望,走好“实干恒心”的脚下路。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坚持“干”字当头,把群众的“小事情”当作自己的“大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更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特别是要关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重点领域,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地生根,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惠民措施能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三、以“知行合一、久久为功”的行动力践行初心使命,铺就“人民幸福”的光明路。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将“知”与“行”有机统一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以“钉钉子”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打攻坚战,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此外,还要注重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以“清正廉洁、公私分明”的纪律观筑牢底线红线,守护“人民利益”的生命线。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公私分明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操守。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监督,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五、以“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开创“人民满意”的新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承担责任。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要锤炼过硬本领,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总之,以“为民初心”浇灌开出“人民幸福”之花,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奋斗,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