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根据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就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总体情况是脱贫摘帽工作如期进行,“两不愁、三保障”普遍达标,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现就全县脱贫摘帽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乡村振兴成效
近年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中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针对中省巡视反馈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整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乡村振兴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积极发展产业和扩大就业,实现贫困群众快速增收
一是发展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出台了《xx县重点推进六大产业发展支持办法》,新建标准化核桃园0.8万亩,建园面积突破53万亩,建成总建筑面积6.5万平米的西北核桃交易市场;新种植天麻1.5万亩,艾草5100亩,草本中药材2万亩;4个“百万袋模式”香菇基地建成投产,新发展袋料香菇3200万袋,建成标准化双孢菇大棚428个;新种植魔芋1.5万亩;肉鸡产业饲养量达2600万只,新建11个毛驴养殖基地,建成年加工1000吨的驴肉深加工生产线一条;集体经济带贫益贫能力日益凸显,全县155个村(社区)清产核资全面完成,38个出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全部到位,建立互助资金协会108个,建成47个村级光伏电站,累计为100个村拨付集体经济增收资金1.4亿元。
二是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进了服饰加工企业入驻江北产业园,建成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的乡村振兴社区工厂。实现转移就业5255人,扶持自主创业51人;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43班次1158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172人;全县社区工厂和乡村振兴基地累计达120个,带动就业60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200余人,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近年来,我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全县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00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二是水利设施逐步完善。新建和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50处,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有效解决了农业灌溉难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三是电力供应更加稳定。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了20个行政村的低电压问题,确保了农村用电安全可靠。四是通信网络覆盖广泛。全县4G网络覆盖率达到了95%,5G网络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住房安全保障有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了1200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了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5000个,有效缓解了“大班额”问题。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了98%以上。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显著提升。全县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5所,村卫生室120所,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三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新建和改造文化广场50个,农家书屋100个,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五是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四)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是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面积达到120万亩,为农民土地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鼓励和支持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全县155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成立了38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了108个互助资金协会,有效激活了农村集体资产。三是农村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设立了乡村振兴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四是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五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打造了一批美丽宜居村庄,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部分产业规模小、链条短、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民增收。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偏远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四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五是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振兴资金需求量大,但财政投入有限,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资金瓶颈问题较为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乡村振兴中的突出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继续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核桃、天麻、艾草、中药材、食用菌、魔芋、肉鸡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自来水、通动力电、通宽带网络,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二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垃圾、污水、厕所革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三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三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四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五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打造美丽宜居村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五)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确保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严格考核评估,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督查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总之,我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某区税务局长党建述职评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