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市委副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的发言

2024-12-19 华博范文网

  下面,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谈些认识和思考,重点交流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理解。精准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脱贫攻坚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二者紧密衔接、有机统一,最终目标就是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进而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第一,从城乡发展历程来看,乡村振兴是顺应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战略抉择。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非常突出的国家,建国以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初期,农村处于资源要素单向输出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了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国家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中的重工业建设,农村处于被抑制的自然发展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下,为之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服务业也发展迅速,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的劳动力输出,典型表现就是大量的农民浩浩荡荡涌向沿海城市,一些农村开始凋敝,空壳村、空巢村大量出现。从本世纪初期到党的十九大,农村与城市走向双向互动阶段。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建设的支持力度,一些工商资本开始进入农村,逐步改变了农村单向输出局面,城市与农村开始双向互动。有三件事具有标志性意义:一件事是20xx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件事是20xx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件事是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概念,明确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二,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角度看,乡村振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与城市相比差距明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为了补齐这些短板,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从国际视野来看,乡村振兴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以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近14亿人口,其中约一半居住在农村地区,农业农村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国内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同时,要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农业技术、农产品贸易、农村减贫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久久为功,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