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新形势下煤电企业转型路径研究

2024-12-20 华博范文网

  新形势下煤电企业转型路径研究

  近年来,尽管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煤电仍是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202x年,煤电以48%的装机占比,生产了全国66%的电量,承担了70%的顶峰任务,发挥着“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在“双碳”战略引领下,传统煤电亟待向新型煤电升级转型,突破安全、低碳、经济“不可能三角”的多重约束。一是煤电要发挥兜底保障和灵活调节作用,为电力系统“双高”态势下核心技术突破赢得时间;二是煤电要稳步减量低碳发展,为率先达峰和保证可再生能源稳妥成为主力电源腾出空间;三是在确保全社会用电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防范转型不当引起的经济、金融、社会稳定等风险。在“不可能三角”中寻求煤电转型升级路径的最优解,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业内较多聚焦于新型煤电技术研究,对煤电转型升级路径、实施措施和推进节奏尚未形成系统性共识。本文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三步走”为主轴,围绕安全可靠、清洁低碳、柔性灵活、经济可行的转型要求,从灵活性改造、低碳化转型、安全有序退出等三个模块切入,构建了保守、中性、激进三种情形模式,从中优选煤电转型升级实施路径,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和配套机制建议,进而提出煤电产业的转型路径和发展策略,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一、行业现状及转型要求

  当前,我国煤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对碳排放的管控愈发严格,我国也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要求煤电企业在短期内实现减排,更需要在长期内完成全面绿色转型。然而,煤电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基石,其转型过程必须兼顾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

  首先,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尽管新能源发电技术不断进步,但在储能技术和电网调度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煤电依然是电力系统中最可靠的备用电源。特别是在冬季供暖和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煤电的调峰能力对于保障电力供应至关重要。因此,煤电的转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推进。

  其次,煤电的低碳化转型迫在眉睫。根据《巴黎协定》的要求,我国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内,煤电必须大幅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此,煤电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广先进的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以及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高碳排放问题。

  再次,煤电的经济性转型同样重要。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煤电的竞争力逐渐减弱。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煤电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煤电企业转型升级,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减轻企业的转型压力。

  二、煤电转型的技术路径

  在煤电转型过程中,技术路径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灵活性改造、低碳化转型、安全有序退出三个方面,探讨煤电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转型升级。

  (一)灵活性改造

  灵活性改造是指通过对现有煤电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调峰能力和运行效率,使其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的需求。具体措施包括:

  热电解耦技术:通过热电解耦技术,将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和发电功能分离,使其在低负荷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发电效率。这不仅可以提高机组的灵活性,还能有效利用余热资源,减少能源浪费。

  2. 快速启停技术:快速启停技术可以显著缩短煤电机组的启动时间和停机时间,提高其响应速度。这对于应对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快速启停技术还可以减少机组频繁启停带来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深度调峰技术:深度调峰技术是指在低负荷工况下,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和调整运行参数,使煤电机组能够在较低负荷下稳定运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还能减少因频繁启停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低碳化转型

  低碳化转型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发电技术和清洁能源替代,降低煤电的碳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是目前最高效的燃煤发电技术之一,其热效率可达45%以上,远高于传统的亚临界发电技术。通过推广这些先进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煤电的碳排放强度。

  2.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实现煤电零排放的重要手段。该技术通过在烟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于地下,从而实现碳排放的大幅减少。虽然CCS技术目前还处于示范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未来有望在煤电行业中广泛应用。

  3. 生物质掺烧技术:生物质掺烧技术是指在燃煤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物质燃料,如秸秆、木屑等,以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降低碳排放。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煤电的低碳化转型,还能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三)安全有序退出

  安全有序退出是指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煤电产业结构。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退出计划:政府应制定详细的煤电退出计划,明确退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于老旧、低效、高污染的煤电机组,应优先考虑关停或改造。同时,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避免因退出过快导致的社会不稳定问题。

  2. 建立补偿机制:为保障煤电企业平稳过渡,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对因退出而受到影响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此外,还应加大对再就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帮助受影响的职工顺利转岗。

  3. 优化电力市场机制:通过优化电力市场机制,鼓励煤电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应完善电力交易规则,确保电力市场的公平、透明、高效运行。

  三、煤电转型的实施路径

  基于上述技术路径,本文构建了保守、中性、激进三种情形模式,从中优选煤电转型升级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和配套机制建议。

  (一)保守模式

  保守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电力需求增长缓慢的地区。在这种模式下,煤电转型的速度相对较慢,重点在于提高现有煤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灵活性改造:通过热电解耦、快速启停、深度调峰等技术,提高煤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2. 稳步推进低碳化转型:推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逐步降低煤电的碳排放。同时,积极探索生物质掺烧等清洁能源替代技术,为未来的低碳化转型奠定基础。

  3. 审慎推进退出计划:对于老旧、低效、高污染的煤电机组,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审慎制定退出计划,确保电力供应不受影响。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二)中性模式

  中性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较为发达、电力需求增长较快的地区。在这种模式下,煤电转型的速度适中,重点在于平衡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稳步推进低碳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

  加快灵活性改造: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加快热电解耦、快速启停、深度调峰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煤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运行效率。

  2. 积极推进低碳化转型:推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加快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示范应用,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煤电的低碳化转型。同时,鼓励企业探索生物质掺烧等清洁能源替代技术,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3. 有序推进退出计划:制定详细的煤电退出计划,明确退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于老旧、低效、高污染的煤电机组,应优先考虑关停或改造。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三)激进模式

  激进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高度发达、电力需求增长迅速的地区。在这种模式下,煤电转型的速度较快,重点在于快速实现低碳化转型,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全面加快灵活性改造: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全面加快热电解耦、快速启停、深度调峰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煤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运行效率。

  2. 加速推进低碳化转型:推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加快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示范应用,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煤电的低碳化转型。同时,鼓励企业探索生物质掺烧等清洁能源替代技术,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3. 坚决推进退出计划:制定严格的煤电退出计划,明确退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于老旧、低效、高污染的煤电机组,应坚决关停或改造。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四、政策建议

  为了确保煤电转型的顺利推进,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煤电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煤电企业开展灵活性改造、低碳化转型等技术项目。同时,对因退出而受到影响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2.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煤电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广先进技术和清洁能源替代。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减免部分税收,降低其转型成本。

  3. 优化电力市场机制:通过优化电力市场机制,鼓励煤电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应完善电力交易规则,确保电力市场的公平、透明、高效运行。

  4.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政府应加大对煤电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应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煤电行业的整体水平。

  五、结论

  在“双碳”战略的引领下,煤电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突破安全、低碳、经济“不可能三角”的多重约束。通过灵活性改造、低碳化转型、安全有序退出等技术路径,结合保守、中性、激进三种情形模式,煤电企业可以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煤电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