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从刚才金融办通报的情况看,目前我县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数额很大,化解的任务很重。全县不良贷款高达22.76亿元,不良贷款率17.31%,全省倒数第一。特别是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就达13.68亿元,不良率为49%,占全县不良贷款总额的60%。上面,各银行分别汇报了情况、进行了表态,各相关部门也讲了下一步的建议和工作打算。请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坚决执行,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化解不良贷款的主体责任在银行。不管是个人贷款、企业贷款,还是公积金贷款、商品房按揭贷款,都是银行放出去的,“自家的孩子要自己抱养”,清收贷款、化解不良的责任主要在银行方面。这一点,各银行必须明白、必须对自己做出的事情负责。各部门负有协助催还贷款的义务,一定能够要各司其职,全力配合,合力攻坚。据了解,在化解不良贷款中,各部门都配合得较好,主要的问题还在银行。现在好像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就好像这是县委、政府的事,银行好像毫无动静,既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置,事情都捂着、掩着,过来过去滚蛋蛋着了。这里,必须申明,银行必须要把各自的不良贷款情况弄清楚,抖露出来,特别是要对借身份证贷款、一证多贷、“垒大户”、“灯下黑”、银行人借别人的身份证贷款自己用等情况,要弄得汤清水沥,向银行自己人先开刀。如果银行再毫无行动,纪委监察委要介入处理,对行长不履责、工作不力的,在纪委监察委严肃调查处理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将建议上级银行做出相应处理。
二、要认真深入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银行要调查清楚不良贷款形成的真实原因,弄清楚贷款究竟是谁贷的、谁放的、谁用了、谁介绍的、谁担保的,弄清楚以后,要分类甄别,精准制定相应的、科学的、有效的处置办法。如果是银行自己放贷审查不严、银行员工内外勾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必须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如果是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企业经营困难等原因导致的不良贷款,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例如,对于一些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债务重组、延期还款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确实无法偿还的贷款,应及时启动法律程序,依法追偿,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三、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化解不良贷款不仅仅是解决当前问题,更是为了防范未来风险。因此,各金融机构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信贷审批流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违规操作和道德风险。其次,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加强对借款人的资信调查和评估,确保贷款发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次,要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借款人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的变化,提前预警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最后,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定期报告重大风险事件,接受监管指导和监督,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为更好地促进不良贷款化解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一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二是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办理抵押登记、资产处置等手续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征信系统,惩戒失信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五是搭建沟通平台,组织银企对接会等活动,增进双方了解和信任,推动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五、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不良贷款化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包括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专业机构以及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团体,为不良贷款化解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总之,化解不良贷款任务艰巨而复杂,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打赢这场硬仗。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