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学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心得体会(1)
基于儿童视角支持儿童
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支持儿童,我们应给予孩子更有效、更适合的影响,学会关注孩子整个学习的过程,因为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曹老师指出现在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结构质量基本达标,过程质量不高,如何改善这种问题呢?首先我们要聚焦教育的过程,提高教育的质量,孩子的成长是动态化的,当然教师的成长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提高儿童、教师、同伴、材料的互动以及教师、同事、家长、社区之间的互动,使教师工作中心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教育质量及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会观察,支持孩子的成长
在昨天的研讨中曹老师指出教师要学会观察,那么怎样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呢?我们要谨记两点:1、观察要客观。2、观察要全面。并且指南中写到“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居于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这些要点是引导我们教师要将观察、记录、分析作为日常保教常态化的工作,持续化的观察和个性化的指导。不能只存在某时、某地、或某一刻,尤其严禁对幼儿或教师贴标签。教师要会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探讨问题、拓展问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通过观察儿童、思考观察到的现象,对应孩子的发展现状并回应儿童的需要、制定下一步的教育方案。这种观察能力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实践过程。
尊重个体差异,科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能够与后期的教育更好的结合,而精准的评价能帮助开发适宜儿童的课程,提供有支持的环境、材料、活动。要明白日常忙忙碌碌的意义所在,而科学精准的评......
预览结束
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