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相互批评意见

2025-08-20

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相互批评意见

  1.学形式还不够灵活、精细。虽然能够坚持每周学研讨,但是学的形式还不灵活,学的程度还不精细。主要表现在:有时比较注重分管领域内容的学,其他方面的内容学得相对少一些。有时工学矛盾处理得不好,任务少的时候抓得紧一些,工作忙起来就顾不上,还没有做到坚持经常、一以贯之。

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相互批评意见

  2.学成果转化还不够见效、精准。虽然能够坚持把学摆在重要位置,持之以恒以学推动工作,但是在入脑入心、成果转化、指导实践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有时学理解是相对孤立的,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不能完全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与实际工作对接还不够紧密。

  3.文山会海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情况。留给基层消化吸收、抓好落实的时间并不多,客观上导致上级部署指示要求落地落实效果出现了偏差。

  4.真抓实干意识还不强。工作急于求成,想尽快出几个亮点、干几件大事,让员感觉有所作为,让上级看着有新业绩,说穿了是缺少一心为公、一心为了员和服务对象的胸怀,没有严格做到要求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5.管理措施还不完善。干部任用考核上,动态管理、系统评价的体系还不完备,、品行、洁的评价标准还比较粗糙,重选轻管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对员的管理,也更多停留在人管人上,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的机制比较欠缺,更多的还是靠员的自觉、领导的要求,激发员积极性、主动性上做的工作不够。

  6.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状态懈怠。具体来说。一是站位不高,对思想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面对当前新形势新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等“硬指标”上,把理论学当成了“软指标”。认为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做具体工作上,上不出大问题就可以了,从而淡化性修养,疏于学提升,思想上放松了警惕。

  7.缺乏敬畏之心,对落实要管、从严治方针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深刻,有松懈思想。有的同志在思想上有惰性,奉行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本本主义。固守陈腐的观念、传统的惯、往日的经验,忙于日常事务,学兴趣不高,态度消极。对落实工作有用的学一点,关系不大的就放一放,生搬硬套,学效果不明显。

  8.自我要求松懈,缺乏责任担当。不愿多干事,不想多谋事,只求平稳过渡,缺乏担当。个别同志对于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能够不管的就尽量不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一些同志害怕得罪人,不敢说真话,该提醒的时候碍于情面没有及时提醒,该发表意见的时候也很少作声,表面上看是“当好人、做好人”,其实是“私心”在作怪。

  9.工作落实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有的同志责任意识弱化,担当意识不强,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能力不够,面对工作任务存在抵触心理,甚至找借口、片面强调困难,不能主动担当、直面困难、解题破题。在服务发展上出现的偏差,根本原因在于班子成员本领恐慌意识在下降,对于新发展理念缺乏深入细致学,没有学通弄懂,何谈落地落实?尤其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不能从自身出发加强学,不能主动更新知识体系、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造成了新发展理念落实效果不佳。

  10.对基层和员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能立即解决、力行力改,服务意识弱化,导致工作目的扭曲和工作方法变形。有的同志明哲保身,不求上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个别员干部奉行“好人主义”的处世哲学,在价值观中讲中庸,不扎实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接受不了应有的批评,使监督难以开展起来。班子内部批评与互相批评还不够经常,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一针见血指出,批评监督不到位。

  11.自我约束有所松懈,示范带头标准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对员干部在严明责任、严肃纪律和严格管理上降低了标杆、放松了标准,导致有些干部自我约束不力,不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12.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程度低,对社会上、网络上传播的一些隐蔽性较强的负面信息警惕性不高。

  13.在如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和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上思考不深,管理相对不够严格。单位中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事情仍有发生,“有难度的不想干,有风险的不敢干,没先例地不愿干”现象和“怕出事、怕问责、怕追责”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新形势,总觉得要以稳定发展为主,“稳”字当头,放不开手脚,留余地、留空间,惯于上级业务部门和局组的安排,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有时想等领导明确表态后再办理,一定程度上缺乏勇挑重担的勇气和魄力。

  14.开拓创新精神有待提高。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仍惯用以前的思维经验处理新事物,存在经验主义,开辟新思路、明确新举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力度不足。

  15.大局观念意识弱。结合实际思考研究不多,站位不高、看得不远,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眼界不宽,立足于具体问题较多,站在宏观大局上考虑问题还不够。存在畏难发愁情绪,缺乏披荆斩棘的信心和勇气,不敢啃“硬骨头”,工作怕出错、怕出事、怕担责,存在一定的得过且过心理,缺乏苦干实干精神,导致广大员干部的工作动能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6.落实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没有真正把政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和“份内事”。对于管责任认识不到位,工作中过于注重业务工作,没有把政建设摆到同等位置上,日常政建设工作压力传导不足,推进政建设工作不到位。开展政教育方式方法不新,执行规定精神不严格,落细落小、抓常抓早上力度不大,对于纪律松弛的行为管理不严格、提醒纠正不力。

  17.“四风”问题纠正不彻底。对提高落实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足,对“四风”问题的新表现、新动向放松了警惕,在引导员干部通过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18.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定点医药机构、群众的需求,主动协调、主动服务的意识还需要加强,工作中主动问需少,惯于按部就班开展工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思路不开阔,探索不深入,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19.能够牢固树立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上行动上自觉以同志为核心的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坚决,但敏锐性和鉴别力还是不强。对某些不当言论的错误原理没有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对其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缺乏长远的判断。对意识形态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的一些消极议论或调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抵制不力,不善于从上分析情况、思考问题、作出判断。

  20.对章、纪等规章制度的学还停留在表面,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维护的形象权威,进一步宣传的政策主张,巩固的执政基础等思考研究不深,比如,在学章的过程中,逐字逐句地理解居多,没有把贯彻章和当前的工作现实情况结合在一起,在调动员发挥员先锋作用上乏力,仅仅满足自己概略浏览、浅尝辄止,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远未做到认真对照、知行合一。能自觉做到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但执行的标准不高,斗争精神还不强,有“随大流”思想。

  21.抓员干部队伍的规矩意识上仍需加强,在分管领域中专题研究纪律规矩和政工作相对较少,分解责任不深入。履行“一岗双责”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待提高,对分管领域业务工作管的多,对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对苗头性问题发现不及时,警示不严厉。这反映出我对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22.工作上没有给自己定出较高的标准,满足于只要不影响工作大局,能过得去就行,靠在前、冲在前、干在前,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的工作热情减退,缺乏激情和劲头,在思考、分析、处理问题时,过多地从分管工作去考虑,对其他工作,认为只要辅助好、配合好就可以,忽视了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和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有所弱化,“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劲头不足。

  23.虽然在思想上行动上能够与上级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但是有时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自己长期接受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已经“定形”,不会出什么问题,不能时时刻刻对照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参加“三会一课”不够积极主动,缺少经常性的性锻炼,性修养与的事业要求、群众期盼存在一定差距。

  24.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存在沉下身子接地气不足、与群众交流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到基层联系点开展“双报到”活动,只是满足于“活动参加了”,以普通员身份与群众坐下来交流互动存在不足,未能时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的“融入度”不紧密,距离提出的“眼睛里永远有群众”的要求有明显不足。

  25.对政建设、贯彻落实规定精神等工作认识的力度要加强,抓得不严格,存在“老好人”思想。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才能保证干部清正、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6.抓机关整体谋划不足,对全面提高机关质量还没有形成系统性思路。对具体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还缺乏深入研究。究其原因,是我履行机关主体责任的担当精神还不够强,在研究推进机关工作的抓手和载体上做得还不到位,还需下更大功夫。

  27.在深入推进与业务融合方面下的功夫不够足,工作力度不够深,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没有做到集中发力、持续用劲

  28.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在制定会议学计划、学内容、学要求、细化流程等方面与标准要求有一定差距。“三会一课”“主题日”满足于完成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缺乏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的“自选动作”。

  29.对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研究不深入,工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视野和思路还不够开阔,还存在惯性思维,在探索基层模式、打造品牌、释放工作活力上还有待创新。

  30.对发挥支部示范作用引领 民政各项工作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长远发展和多形式发展上提要求、教法子、指路子,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