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10-09 14:13:43

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据相关数据显示,12-16岁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长期沉迷网游、过度用网,不仅消耗了精力、耽误了学业,还可能导致精神颓废、身体羸弱,有的未成年人甚至模仿学网络负面行为,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巨大危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保障未成年人科学合理用网已刻不容缓。

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学成绩。网络游戏纷繁复杂,故事情节多,一关连着一关,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突破游戏重重关卡。虽然个别网游公司出台了相关措施限制未成年人网游时长,但仍有较多网络游戏未对游戏时间作出明确规定,一旦成瘾,极难自拔,有的青少年花费几小时,甚至几天时间玩游戏,致使上课思想不集中、走神开小差,容易产生臆想症,进而导致学成绩不断下降。

  二是长期疲劳久坐,危害身体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肌肉、骨骼等身体机能正快速成长。部分未成年人为玩游戏,长时间观看电脑和手机屏幕,久坐不起,个别青少年晚上放弃休息时间打游戏,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久而久之导致青少年儿童精神不振、思维混乱,近视、斜视、脊柱变形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健沙ぁ

  三是消费大量金钱,增加家庭负担。从网游花费来看,一方面个别青少年家庭不能为其提供或者不愿提供游戏设备,只能依赖网吧,按每小时2元计算,除学生自己省吃俭用以零花钱支付外,部分需要家庭额外负担;另一方面,网游本身的角色扮演属性决定了其好看的游戏装备和更好的游戏体验只能依靠购买点券、钻石等虚拟货币兑换,个别学生会以各种理由从家庭索取,特别是对于已经成瘾的青少年,倘若得不到家庭支持,很容易试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

  四是引起角色混乱,诱发犯罪行为。青少年心智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塑造当中,极易受到网络不良因素的侵害,而网络游戏在为学生提供扮演各种各样角色机会的同时,恰恰也为学生的角色混乱埋下隐患。从内容上看,“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热门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赛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沉浸在游戏世界里忘记自我,把现实当游戏,极可能诱发一些暴力危害事件发生。

  二、对策建议

  一是深化学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积极组织各相关部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认真学领会关于未成年人健沙ぶ匾甘疽蠛凸夜赜诜乐刮闯赡耆顺撩酝缬蜗废喙毓娑ǎ羁倘鲜斗莱撩怨ぷ鞯闹匾院徒羝刃裕銮吭鹑我馐叮惺蛋逊乐刮闯赡耆顺撩酝喂ぷ髯魑幌罾ぴ丁⒋蚧〉墓ぷ骼醋ィ徊较富ぷ鞔胧⒖渴倒ぷ髟鹑危晟乒ぷ骰疲ΡU衔闯赡耆私】沙ぁ

  二是发挥家校作用,筑牢防范屏障。认真履行学校教育职责,通过开设网络教育课、观看教育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网络,把更多的用网时间投入到知识学当中,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严防其逃学、逃课等行为发生。注重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加强学生对手机、电脑等设备使用时间的管理,合理给予学生零用钱,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丰富课外活动内容,转移学生注意力,防止沉迷网络游戏。

  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凝聚工作合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重大节会、家长会和电视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作用,扎实开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视频,尽可能扩大宣传覆盖范围,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全力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生活环境。

  四是加大监督检查,规范上网行为。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组织公安、网信、文旅等相关行业部门定期深入网吧、网咖、游戏厅等网游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限期整改落实,必要时约谈企业负责人,责令停业整顿,严防未成年人长超时上网、违规上网、冒用他人身份注册游戏账号等行为发生。

  五是建立预防机制,提前介入干预。分年龄段编制未成年人网络使用指导手册和干预技术,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从严控制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并教育引导学生假期正确健康使用。加强家校互动,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在线交流会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和课后动态,对上课精神萎靡、课后居家时间少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干预,防止态势进一步加剧。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