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践行“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会议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全县践行“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会议讲话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践行“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

  (一)践行“枫桥经验”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二)践行“枫桥经验”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三)践行“枫桥经验”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总结工作成效,客观分析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现状

  (一)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调解网络不断织密

  二是调解队伍能力持续提升

  三是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部分单位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调解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三是矛盾纠纷排查不够深入细致

  四是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三、明确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水平

  (一)进一步织密矛盾纠纷调解网络

  一是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

  二是强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

  三是完善三级联调机制

  (二)持续提升调解队伍能力素质

  一是加强培训教育

  二是强化实践锻炼

  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三)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

  一是深化多元联动机制

  二是规范调解工作流程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物质保障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全县践行“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践行“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我县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中的经验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直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司法所所长,以及各调解组织代表。刚才,X乡镇、X部门作了汇报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内容详实、措施有力,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下面,结合全县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践行“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

  

  (一)践行“枫桥经验”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枫桥经验”作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其核心内涵“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对于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_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全国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态势。据相关统计,2

  ……略…… 

  开发区通过建立企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202x年成功调解企业用工纠纷起,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站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践行“枫桥经验”的重要性,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二、总结工作成效,客观分析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现状

  

  (一)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枫桥经验”为引领,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一是调解网络不断织密。整合全县三级调解组织,拥有1943名调解员,并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同时,培育了534名“大嫂调解员”和168名“员老兵调解员”等特色调解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独特优势。,成立12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10名城区专职调解员派驻,有效弥补了行业调解力量不足的短板。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联调机制,对重大复杂纠纷实行“领导包案+专家会诊”,成功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二是调解队伍能力持续提升。实施“调解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理论授课+现场观摩+案例研讨”三维培训体系。邀请公证员、律师等专业人士开展“订单式”培训,针对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高频纠纷类型编制调解指南,为调解员提供专业指导。建立常态化调解员例会机制,每月召开会议总结工作、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促进村法律顾问与基层调解员优势互补、共同成长。202x年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2场次,参训调解员达20xx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调解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持续完善“1+6+N”集约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深化“访调联动”“警司联调”“诉调对接”等工作模式,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矛盾纠纷信息互通、力量整合。规范调解流程,制定统一标准,确保调解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分析纠纷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承接全省“探索人民调解员案件补贴分配机制改革试点”任务,完善补贴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单位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个别乡镇(街道)和部门存在“重发展、轻稳定”的思想,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被动应付现象。二是调解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虽然通过培训提升了调解员的整体水平,但仍有部分调解员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在处理复杂矛盾纠纷时显得力不从心。三是矛盾纠纷排查不够深入细致。一些单位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存在走过场现象,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隐患,导致部分矛盾纠纷未能在萌芽状态得到有效化解。四是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处理跨部门、跨领域的矛盾纠纷时,部分单位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和效果。五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虽然建立了调解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数据录入不及时、不准确,信息共享不充分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

  

  三、明确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水平

  

  (一)进一步织密矛盾纠纷调解网络

  

  一是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完善村级调解小组,选优配强调解员,确保每个村(社区)都有一支素质过硬、群众认可的调解队伍。要充分发挥“大嫂调解员”“员老兵调解员”等特色调解队伍的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调解品牌。二是强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的支持力度,充实调解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调解专业化水平。针对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要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实现矛盾纠纷分类化解、精准化解。三是完善三级联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的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重大复杂矛盾纠纷,要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专家会诊”制度,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二)持续提升调解队伍能力素质

  

  一是加强培训教育。继续实施“调解能力提升工程”,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邀请法律专家、资深调解员开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培训活动,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技巧。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开展“订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强化实践锻炼。鼓励调解员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实践,通过“以干代训”的方式,积累调解经验,提升实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