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总结监督抽查成效,坚定质量安全监管信心
(一)全域覆盖抽查,精准锁定监管重点
(二)严格抽样程序,确保检测结果权威
(三)快检巡查同步,织密质量监管网络
(四)严处问题产品,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二、剖析监管薄弱环节,清醒认识质量安全形势
(一)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二)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存在短板
(三)检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四)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
三、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一)健全标准体系,夯实质量安全基础
(二)强化全程监管,织密质量安全网络
(三)严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四)强化责任落实,严肃追究问责机制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二)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支撑保障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成效,深入分析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细化监管措施,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属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代表。刚才,X县农业农村局、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监督抽查成效,坚定质量安全监管信心
近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以全域覆盖、问题导向、精准监管为原则,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域覆盖抽查,精准锁定监管重点
本次监督抽查实现了全市11个县(市、区)全覆盖,累计抽查农产品样品1200批次,涉及豇豆、韭菜、芹菜等11种重点食用农产品,覆盖农贸市场、种植养殖基地、屠宰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500余家。其中,在X县抽查豇豆样品80批次,X区抽查韭菜样品75批次,X镇抽查芹
……略……
行为,形成了强大震慑,倒逼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二、剖析监管薄弱环节,清醒认识质量安全形势
尽管此次监督抽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部分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在抽查中发现,X县某家庭农场为追求产量,超剂量使用农药,导致芹菜农药残留超标;X区某屠宰场为缩短出栏时间,违规使用禁用药物,造成肉牛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经调查,这些生产主体普遍存在对农药、兽药使用规范不了解、不重视的问题,认为少量使用违禁药物不会产生严重后果。据统计,在50批次不合格样品中,因生产主体故意违法违规导致的占比达60%,反映出部分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
(二)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存在短板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全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平均编制仅3-5人,且多数人员身兼数职,难以专注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县镇监管站仅有2名工作人员,却要负责全镇200余家生产主体的监管任务,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基层监管人员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对新型农药、兽药的识别和检测能力有限,在X区的一次快检培训中,有40%的基层监管人员不能熟练操作新型快检设备,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三)检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现有检测体系存在检测设备老化、检测项目不全、检测周期长等问题。市级检测机构部分设备已使用10年以上,检测精度下降,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气相色谱仪因老化导致检测结果误差率达15%;县级检测机构普遍缺乏高灵敏度检测设备,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检测需求,X县检测中心不能开展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检测;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7个工作日,难以满足应急检测需求。这些问题导致检测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不能及时为监管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四)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农业、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协同配合不紧密的问题仍然存在。在X区查处的一起畜禽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案件中,农业农村部门发现问题后,未能及时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导致部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据统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间信息共享率仅为60%,联合次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0%,反映出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一)健全标准体系,夯实质量安全基础
一是加快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围绕我市主要农产品,年内制修订豇豆、韭菜、芹菜等蔬菜类,鸡蛋、肉牛等畜禽产品类,大口黑鲈、乌鳢等水产品类质量安全地方标准10项,明确生产过程中农药、兽药使用规范和残留限量要求。市农业农村局要牵头成立标准制修订专家委员会,吸纳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单位的专家30名,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市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个,其中蔬菜基地20个、畜禽基地15个、水产品基地15个,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覆盖率。X县要建设豇豆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X区要建设韭菜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加强标准宣传培训。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宣贯培训活动50场,培训生产经营主体10000人次以上。市农业农村局要编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手册》10000册,发放至各生产经营主体,确保标准知识普及到位。
(二)强化全程监管,织密质量安全网络
一是完善监管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监管责任体系,明确市、县、乡三级监管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全市11个县(市、区)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绩效考核,权重不低于5%;200个乡镇(街道)要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确保监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加强投入品监管。开展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000家次以上,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50起以上。市农业综合支队要牵头组织跨区域联合行动3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禁用农药、兽药的违法行为。三是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年内实现全市500家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管理,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信息。X区要率先实现辖区内所有农贸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可追溯,为全市提供经验借鉴。
(三)严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一是加大办案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查办机制,对监督抽查、日常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做到有案必查、查案必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年内要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