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市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从国家战略高度看,两大产业提质升级是保障能源安全和突破技术瓶颈的必然要求

  (二)从区域发展格局看,两大产业提质升级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举措

  (三)从城市发展定位看,两大产业提质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速石化产业转型,构建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体系

  (二)做强新材料产业,打造特色化、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强化科技赋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产业提质升级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三)深化区域协作,拓展发展空间

  (四)守牢安全底线,实现稳健发展

  ……

  在全市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研究分析我市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提质升级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推动两大产业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重点企业代表。刚才,X县、X区和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从国家战略高度看,两大产业提质升级是保障能源安全和突破技术瓶颈的必然要求

  

  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使命。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我国正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高端石化产品的自主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我市为例,近年来全市石化产业年加工原油能力达到万吨,占全省总量的%,其中高端润滑油、特种沥青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X%和X%,在保障航空、航天等

  ……略…… 

  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速石化产业转型,构建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体系

  

  1.全力推进“油转特”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X石化“油转特”步伐,重点推进特种油项目建设。目前,特种油基地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亿元,建成条生产线,年产高端润滑油万吨,产品合格率达X%,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下一步,要加快二期工程建设,新增投资亿元,重点研发航空润滑脂、医用白油等高端产品,力争2026年实现特种油产品种类从种增加到种,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X%。同时,支持特油公司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每年投入研发经费不低于X万元,突破催化剂制备、精密蒸馏等关键技术,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体系。

  

  2.延伸油转化产业链,推动一体化发展

  

  深化X石化与化工循环产业园的协同联动,构建“原油加工—基础化工原料—高端化工产品”产业链条。重点推进万吨/年乙烯改扩建项目,总投资亿元,建成后可新增乙烯产能万吨,带动下游聚烯烃、电子化学品等产业发展。支持公司建设万吨/年高端聚烯烃装置,产品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器材等领域,预计年新增产值亿元。同时,规划建设平方公里的化工新材料专区,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力争到2027年园区产值突破X亿元,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配套企业集聚”的发展格局。

  

  3.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发展质效

  

  严格落实“双碳”目标要求,全面推进石化产业绿色技改。企业已投入亿元实施燃煤锅炉改造项目,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吨,氮氧化物排放吨,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所有老旧装置节能改造,单位产品能耗再下降X%。要在全市推广这一经验,建立“一企一策”改造方案,2025年至2027年,全市石化企业计划投入环保技改资金亿元,实施VOCs治理、废水资源化利用等项目个,确保所有企业排放指标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同时,深化闲置土地清理,推行“亩产论英雄”改革,对亩均税收低于万元的企业实施倒逼提升,202x年已盘活低效用地亩,新增工业产值亿元,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力度,力争每年盘活土地亩以上。

  

  (二)做强新材料产业,打造特色化、创新型产业集群

  

  1.聚焦重点领域突破,夯实产业基础

  

  围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重点方向,梳理产业链图谱,实施“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公司的碳纤维生产线已实现年产吨,抗拉强度达到MPa,接近国际顶尖水平,下一步要投资亿元建设二期项目,产能提升至吨,同时开发碳纤维预制体、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企业的光刻胶配套材料已供应国内家晶圆厂,202x年销售额增长%,要支持其建设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突破高纯试剂提纯技术,年内实现产品纯度从N提升至N,满足14纳米芯片制造需求。

  

  2.培育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

  

  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为企业量身定制成长方案。目前,全市新材料产业已有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被列入国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目录。要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2025年至2027年,每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家以上,市级家以上,设立亿元产业扶持基金,对企业技术改造、研发创新给予最高万元补贴。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集团已牵头成立新材料产业联盟,吸纳家上下游企业参与,通过联合研发、共享资源,202x年联盟企业整体产值增长X%,要继续支持联盟扩大规模,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3.强化精准招商,拓展产业赛道

  

  紧盯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前沿,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重点引进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基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项目,202x年全市已签约新材料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锂电池隔膜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亿平方米产能,填补省内空白。2025年要围绕“十四五”新材料产业规划,组建支专业招商队伍,分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驻点招商,目标引进投资过10亿元项目个,过亿元项目个,特别是要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在石墨烯、高温超导材料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同时,完善招商服务机制,建立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跟踪服务体系,确保项目落地率达到%以上。

  

  (三)强化科技赋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构建创新平台体系,夯实研发基础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我市已建成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个重点实验室,其中石化的重油加工实验室年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项。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总投资亿元,重点开展前沿材料制备、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