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生态优先理念根基
(二)压实主体责任,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三)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破解整改难题
(四)注重长远长效,完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一是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二是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和面源污染_
三是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和区域联防联控
(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
一是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管理
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三是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和海洋环境保护
(三)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有效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一是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
二是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风险_
三是推进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和固体废物治理
(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一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二是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防控
(五)强化环境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一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智慧监管体系
二是保持环境高压态势和健全司法衔接机制
三是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和提升应急能力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常务副市长在全市第二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整改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第二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整改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_生态文明思想,对照要求,落实部署,用长牙齿的监督,针对群众举报,狠下决心,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XX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_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的使命宗旨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环保督察整改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美丽XX奠定坚实基础。
一、提高站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_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环保督察是贯彻落实_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和有力督促。抓好督察整改,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和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生态优先理念根基。_强调,“绿水青
……略……
须坚持标本兼治,在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着力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要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完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要深化生态补偿、排污许可、环境信用评价等制度改革,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装备,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_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以此次督察整改为契机,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一是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聚焦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治理。优化产业结构,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深化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稳步推进煤炭消费替代。二是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和面源污染_。持续淘汰老旧车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强化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精细化_,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要求,综合施策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和区域联防联控。健全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细化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差异化_措施。积极参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一是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管理。坚持节水优先,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深化河湖长制,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持续开展“清四乱”行动。加强生态流量_,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系统治理。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完成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与勘界立标,持续开展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保护,防控地下水污染风险。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实施分区管理、分级防治。三是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和海洋环境保护。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稳步恢复河湖生态功能,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价值的美丽河湖。坚持陆海统筹,强化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控制,推进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加强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三)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有效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一是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持续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全面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_措施。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有机肥替代。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防止_物质进入农田。二是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风险_。动态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_和修复名录。严格用地准入,列入名录的地块,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_、修复目标的,不得开工建设与风险_、修复无关的项目。强化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的风险_。三是推进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和固体废物治理。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督促企业履行污染防治义务。加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行为。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一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明确边界范围与_要求。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活动。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二是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实施一批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评估,摸清资源底数。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拯救保护工程,加强栖息地保护修复。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健全管理制度,开展监测预警、防控灭除和效果评估。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防范生物安全风险。
(五)强化环境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一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智慧监管体系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