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XX市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邀请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统计局、市总工会领导组成调研组,对XX市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XX、XX县区XX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状况
目前国家、省、市对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尚无具体界定。本次调研综合了当前相关研究中常用分类办法,参考XX市20xx年最低生活保障线(XX元/月),月最低工资标准(XX元/月)和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三组数据,把“XX市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定义表述和调研对象定义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XX元,拥有XX市城镇户籍的常住居民。其生活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从抽样调查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来看,该群体收入来源单一,渠道狭窄,预期收入不稳定,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薪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特点。在受访对象家庭中,年收入在1至2万元的占XX%,年人均收入约XX元,只相当于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XX%,收入绝对数和平均数偏低。年均支出在1至2万元左右的占XX%,收入和支出仅能保持相对平衡,有约XX%的家庭年均支出大于收入,基本没有银行存款,抗风险能力弱。支出以吃饭、穿衣、医疗、教育、水电燃料、住房等生存性消费为主,服务性、娱乐性、享受性消费支出很低,生活负担重,生活质量差。由于生活困难,承受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压力的能力弱,思想负担沉重,少部分人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与其他人群、社会分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因素之一。
(二)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稳定性差。低收入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或临时性工作,缺乏稳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机会。这部分人群往往因年龄、学历、技能等因素限制,难以进入高薪、稳定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裁员、降薪现象频发,导致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化。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指导,低收入群体在面对失业风险时显得尤为脆弱。此外,一些低收入群体成员还面临着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福利待遇差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困境。
(三)社会保障覆盖不足,保障水平较低。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低收入群体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低收入群体未能及时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他们在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保障缺失较为严重。其次,已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低收入群体,其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例如,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有限,大病救助力度不够;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退休金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失业保险金标准不高,无法有效缓解失业期间的生活压力。最后,低收入群体在申请各类救助时,手续繁琐、审批周期长,影响了救助效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住房条件简陋,居住环境恶劣。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住房问题是他们面临的另一大难题。由于收入有限,许多低收入家庭只能选择租住在老旧小区、棚户区或城中村等地方,这些区域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老旧住宅面临拆迁改造,低收入家庭不得不频繁搬迁,增加了生活成本和心理负担。此外,部分低收入家庭虽然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但由于房源紧张、审核严格等原因,迟迟无法入住,长期处于居无定所的状态。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风险。
(五)子女教育费用高昂,教育公平性有待提升。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但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费用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除了学费外,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等各种额外花费也使家长望而却步。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助学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有部分低收入家庭未能享受到应有的扶持。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导致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减少;个别地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标准偏低,覆盖面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困难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于他人,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加强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XX市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收入水平。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增加转移支付等方式,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燃眉之急;二是优化税收制度,减轻低收入者的税负负担,使其能够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改善生活;三是制定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吸纳更多低收入劳动力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稳定性;四是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向更高层次岗位流动。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一是加快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都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二是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特别是要加大对医疗、养老、失业等重点领域的倾斜力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权益;三是简化救助程序,缩短审批周期,提高救助效率,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获得帮助;四是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社会保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救助事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良好格局。
(三)改善住房条件,营造宜居环境。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优先考虑低收入家庭的需求,合理规划布局,确保房源充足供应;二是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三是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保护承租人合法权益,降低租房成本,减轻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压力;四是积极探索共有产权住房等新型住房保障方式,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四)推进教育公平,助力未来发展。一是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配齐教师队伍,缩小城乡、区域间教育资源差距;二是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更多成长成才的机会;四是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爱低收入家庭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总之,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好这一群体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