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调研报告

2025-07-0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与力量源泉,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为了解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情况,近期,xx省统计局开展了专题调研。此次调研通过与非遗保护单位、文化旅游部门座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非遗记录研究、保护传承、传播普及等方面的成效和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居民,了解居民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感受与期盼。调查地区覆盖成都、德阳、绵阳等11个市(州),共收集整理非遗保护单位问卷13份,市级文化旅游部门问卷11份,居民问卷452份。

  调研显示,xx省非遗传承发展体系完善、保护传承有序推进、传播普及成效初显,同时,在“发展力”“吸引力”“生产力”方面还有努力和挖掘的空间。

  非遗传承保护具备一定基础

  近年来,xx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遗保护的系列要求,大力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推进。截至2023年6月,全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项目818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5人、省级1062人[1]。

  传承发展体系完善

  顶层规划不断强化。编制出台《xx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黄河流域(xx)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工作方案》《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等系列政策,着眼全局从顶层设计做好系统性谋划布局。

  法制体系更加健全。颁布实施《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阿坝、甘孜、凉山相继颁布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绵阳、南充制定年画、地方戏剧专项条例,进一步明确非遗保护传承......

预览结束
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