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农村主劳力向城市转移,不少地方出现了“种田荒”、“抢田种”等现象。近期,市委办公室、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杨岭镇祝墩村农民种田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以期通过对一个村“谁在种田”的解剖,探求今后“谁来种田”。
一、当前现状
祝墩村是我市一个基础条件较好的纯农业村。该村位于我市杨岭镇以北,汤八公路穿村而过,雷冲水库、渔子河水库环绕西北。全村总人口1676人,共455户,耕地面积3371.82亩。调研中,我们设计了劳动力结构和就业分布、土地资源及耕种情况、农业技术应用、农户家庭收入、农业机械配置、土地流转、制约农业发展因素等七个方面的问卷,对全村住户开展了调查,深入了解该村“谁在种田、怎么种田和种田收入?”
谁在种田?
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收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中国农民意识里,“农民种地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祝墩村青年已转移到城市打工,种田对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田人越来越少。祝墩村总劳力1312人,总劳力中在家务农的占33.1%,外出务工的占66.9%;而20xx年,全村1049名劳力中,在家务农的占42.3%,外出务工的占57.7%;5年间在家种田的劳力减少了9.2%。基本上是年轻人成长一个外出一个,在家种田人越来越少,务农劳力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种田的是妇女和老人。在务农劳力中,妇女占59%;而20xx年务农劳力中,妇女占比为51%。老年人占比也有所增加,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了务农劳力的30%,而20xx年这一比例仅为22%。这些数据表明,年轻劳动力外流导致农业生产主要由妇女和老人承担,这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现代化提出了挑战。
2. 怎么种田?
面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祝墩村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首先,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全村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20台套,其中拖拉机30台、收割机20台、插秧机10台等。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轻了劳动强度,使得妇女和老人能够更好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其次,农业科技的应用逐渐普及。通过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例如,水稻种植方面,通过引进高产优质品种,平均亩产从20xx年的4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550公斤,增幅达22.2%。此外,互联网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部分农户利用手机APP进行农事管理和市场信息查询,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
3. 种田收入如何?
种田收入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根据调查显示,祝墩村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但农业收入仍然占据重要地位。20xx年,全村农户人均纯收入为18,000元,其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5%,即6,300元。尽管如此,与外出务工相比,农业收入相对较低,这也是导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增加农业收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发放种粮补贴、实施农业保险、提供小额贷款等。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例如,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祝墩村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
如前所述,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妇女和老人,这对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方面,老年人体力有限,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农业生产任务;另一方面,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往往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和家庭负担,难以全身心投入农业生产。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受到一定限制。
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虽然祝墩村地处交通便利的位置,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灌溉系统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例如,20xx年夏季,连续多日高温少雨,导致部分农田出现旱情,给农民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虽有提高,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在小型农机具配备方面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不足
尽管农业科技在祝墩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程度不高,习惯沿用传统种植方法,导致新技术难以全面推开;二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基层农技人员数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许多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要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必须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吸引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等优秀人才投身农业生产,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关键。一是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改造老旧设施,确保灌溉排水畅通无阻;二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小型农机具的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科技成果示范基地,让农民直观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效益;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实基层农技队伍,提高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农户对接,共同研发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4.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其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祝墩村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继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努力把祝墩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研讨发言:从严从实开展教育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