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直机关工委推进城市基层全域提升交流材料
近年来,县直机关工委发挥资源优势,锚定县委“推进城市基层全域提升攻坚”目标要求,以构建“点”“线”“面”模式为抓手,探索形成一条机关与城市基层深度融合之路。
一、实施“三项工程”,抓牢共建“连接点”
一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3月以来,启动“四联双报到”优化提升年活动,将78个县直部门单位投射到24个城市社区,开展点对点式互联共建。建立“共建服务活动日”制度,每月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年内组织“联合主题日”至少1次、召开联席会议1次。
二是实施“资源共享”工程。树立“大资源”理念,推动机关优势资源向社区流动,实现机关组织和社区组织人才、信息、阵地等资源共享。引导县直部门单位帮助联建社区打造员活动室,更新办公设备、电教器材等,促进社区阵地提质升级。部门单位邀请社区员干部到机关观摩学,共同开展主题日。
三是实施“重点突破”工程。围绕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有关部门组织依托职能优势推进解决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营造“零距离”服务空间,推动服务“流动大厅”进社区。
二、推动“三个延伸”,畅通共建“中继线”
一是延伸工作体系构建“新系统”。延伸市直机关工委“一体六联”创建模范机关工作体系,选定县发改局等14个单位为试点,着力构建上承市直、下接街道社区的工作格局。自机关选派社区指导员34名、驻社区第一5名,下沉一线,指导社区和服务工作。
二是延伸触角引领“新业态”。着眼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督促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牵头,成立外卖、物流等行业4个,把触角延伸到现代服务业群体。完善“1+N”共建模式,以县直机关组织为主体,以楼宇、社区组织等为载体,承担起对新业态服务管理、引领的“双重责任”。
三是延伸服务主线汇聚“新力量”。协同县委组织部成立“**县新未来群服务中心”,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宣教培训等7类20项服务。构建起遍布全城的10分钟暖“新”服务圈。在社区、城管驿站建设58家外卖小哥“加油站”,提供暑可纳凉、寒可取暖等16项便捷服务。
三、健全“三个机制”,扩展共建“融合面”
一是健全品牌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通过机关组织自主申报、现场调研、集中路演、公开公示等方式,评选出10个优秀社区服务品牌、10个小区共建项目,评选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加分项。
二是健全平台管理机制。启动“乐安先锋”员志愿服务小程序,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对县直机关员志愿者进行管理,目前3900余名员干部已注册使用并认领志愿服务岗位。实施员“双向管理”制度,对150余名部门所属企业员、离退休员实行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双向联系,帮助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都能参加组织生活。
三是健全社情办理机制。督促部门单位严格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密切与社区组织的工作衔接,完善社情民意日常收集、受理工作。建立代表联络制度,组织熟悉务工作的代表参与社区工作,听取员群众意见建议,推动相关工作落实。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