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 建强工作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积极创建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模式,通过打造“当先锋、立主峰、攀高峰”特色品牌,压实基层、务部门、支部和员的四方责任,推动链和产业链加速融合,助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实现“当先锋、立主峰、攀高峰”价值追求,确保企业改革发展和工作持续走在前列。
一、践行具体化,压实工作担当
坚持确保落实不走样、贯彻不打折,通过压实工作担当,将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行动具体化。
坚持“第一议题”,做实首倡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首次提出后,迅速跟进,将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与完善公司治理和开展“融合式”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将“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与学和的精神列为理论学中心组学、支部“三会一课”和其他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积极推进“融合式”的不断探索创新中,实现了和业务工作从“两张皮”到融入再到融合最后到一体赋能发展。公司连续3年获中国中铁责任制考评“优秀”,连续5年获中国中铁业绩考核A级;研发的盾构机/TBM产销量连续6年全球第一、连续11年国内第一;桥梁钢结构、道岔、架桥机市场占有率均超过60%,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首要任务,打造示范点。公司各级坚持每年首次集中学必学“三个转变”重要指示,通过读书班、成果交流会、发展研讨会、调研座谈会,不断汲取智慧和营养,查找攻坚克难的办法和举措,完善高质量发展路径。作为“中国品牌日”发源地,其参与协办的中国智造品牌论坛目前已连续举办4年,已成为展示国资央企贯彻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成果的有力平台。2023年,社会各界到中铁装备总装车间、中铁山桥红桥文化广场等阵地参观交流近2万人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对标看齐,建设先锋阵地。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员民主评议会等方式,贯彻“对标看齐”制度,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摆领导干部、普通员思想认识差距,打造了以“学、落实、监督、问效、整改、群众测评”为主线的闭环工作机制。通过基层组织揭榜、支部挂帅、员干部带头、联系点领导督办的模式,推动工作由“后台”走向攻坚“一线”,让业融合有载体、有成效、有产出、有价值。
二、职责明确化,压实工作重点
针对基层组织反馈的如何在基层一线找准业融合的融入点、着力点等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明确职责责任、压实工作加以解决。
抓关键明重点。将贯彻“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与工作贯通起来,以创新、质量、品牌三个“小切口”撬动“大变化”,抓牢“关键在、关键在人”,在推进强国强企建设中找准企业作用发挥的定位,打造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三峰责任体系,以链式思维建设了与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相匹配的“内涵、目标、责任、平台、抓手、考核”六大平台,明确了链的内容。
抓四方明责任。在贯彻落实中,重点肩负把关定向、分解任务、配置资源、营造氛围的责任,务部门重点肩负沟通协调、细化举措、帮扶基层、组织活动的责任,支部重点肩负教育引导、执行落实、创新载体、选树典型的责任,员重点肩负示范带头、岗位创效、联系群众、弘扬正气的责任,明确了链的各环节责任。
抓贯通明作用。通过抓住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务部门贯彻意图、保障决策落实等作用,支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员体现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一协调、同向发力、作用明显的强链机制。公司《“四航”工程:增强国企思政工作活力》案例,入选中国政研会2023年度基层思想工作优秀案例。
三、体系制度化,压实工作内容
注重将基层组织在实践中形成的“土办法”升级为破解难题的“金点子”,通过制度体系加固化不断推广。
定制度明规则。坚持把落实嘱托写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答卷工作思路,围绕生产经营,聚焦目标同向、上下同欲、工作同频、思想同心,动态完善抓基层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本部绩效考核、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员民主评议等制度,修订公司章程,规范前置研究讨论机制。
定思路明格局。坚持把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通过环节疏通、横向连通、纵向贯通、内外打通,把的建设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工作部署,延伸基层工作“触角”,发挥出、务部门、支部、员四方作用,构筑起“以上率下”责任链条,形成了统筹、资源整合、上下联动、共享共建的“一盘棋”工作新格局。
定机制明作用。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机制的量和解决问题的质统筹好,把领导干部落实基层工作联系机制和为民实事“办结率”统筹好。公司主要领导每年至少两次带队到基层单位开展专项融合调研并召开融合调研反馈会,不断提高领导发展、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四、项点标准化,压实工作质量
借鉴科研IPD管理思维,在工作中引入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促进工作规范化。
体系标准化。明确责任清单、务部门工作清单、支部工作清单、员践诺清单四项清单,全力推进各层面知责明责;建强层面“三重一大”、务部门三基一化、支部层面“三会一课”、员层面三提一流四大载体,推进各环节履责尽责;建立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务部门业绩考评体系、支部标准化建设体系、员达标管理体系四套体系,推进各层级述责考责,确保基层、务部门、支部、员四方明任务知责任有抓手。
工作标准化。围绕基层务工作者反馈的“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意见,设计制作了理论学中心组学、支部“三会一课”、员谈心谈话等日常工作记录本,知识应知应会手册、折页、海报,将工作要求、检查项点、知识点编入其中,方便基层组织使用,每年两次以重点工作清单形式对基层工作进行指导,确保基层工作方向准确、路径清晰、效率提升、质量稳定。
流程标准化。完善了费使用、干部考察、组织组建、换届(改选)、民主评议、务公开、发展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流程,以务知识流程图、思维导图、鱼骨图、工作手册等形式印发基层使用。
五、效果可视化,压实工作任务
通过抓好平台对接,推动工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实现“形象可视、行为可感、作用可见、绩效可验”。
擦亮品牌。通过打造统一的三峰品牌,规范品牌视觉识别体系,统筹推进三峰宣介推广及+系列活动,实现品牌形象可视。通过深耕基层、厚植基础,在思想上树牢理念,在行动上凝聚力量,不断深化工作品牌建设提升行动,促进与业务深度融合。
强化先锋意识。通过激励各级组织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当先锋、立主峰、攀高峰,围绕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聚焦经营开发、科技创新等重难点问题组织“融合式”活动,实现组织和员行为可感;鼓励广大员在业务发展中勇担重任,攻坚克难,以多种形式的学教育强化先锋队意识,以突出的工作业绩展现员的模范作用。
聚焦赋能。抓牢“方向盘”,让与重点工作同频共振,协同发展。通过推进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目标与发展战略、引领与中心工作、赋能与强基固本、守正创新与“六”兴企五个维度融合,在实现“融合式”中,赋能作用进一步凸显。
坚持同步考核。通过“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同步设计、协同开展、一体反馈、综合运用,形成与企业发展一体化考核机制,实现“融合式”业绩可验。2023年前三季,其高毛利率业务隧道施工装备及相关服务和道岔新签合同额占比同比分别提升0.71个百分点和0.85个百分点。
六、考评绩效化,压实工作责任
以“找对方法、抓好落实”为内容,通过考核“指挥棒”作用,使“融合式”落地落实落细。
建立分层面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基层述职评议、务部门业绩考评、支部晋位升级、员民主评议、员工绩效考核等方式,搭建起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评价体系,以业绩考核、薪酬管理、表彰奖励、任用提拔等为激励方式,推动和业务工作联通起来。
强化领导干部融合意识和责任落实。发挥各级组织负责人在业深度融合中的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发挥各单位委员、支部委员“一岗双责”作用,动态修订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所属企业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综合考核评价及日常履职考察管理等制度,推动工作与领导干部分管的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问效。
完善引领生产经营工作机制。通过分层级将宏观任务分解量化为集中督查督办微观序时指标等方式,分层次在年度履职任务清单中明确,通过月度、季度、半年度等节点,定期分析、点评、督办、总结、约谈、提醒,倒逼基层、务部门、支部相关人员,将业深度融合、三峰落地,潜移默化养成“融合式”思维惯,使与业务融合成为个人工作常态,以高水平融合推动生产经营协调发展。
七、亮点品牌化,压实工作创新
把打造亮点品牌作为提高基层工作水平、推动业融合的突破口,通过选准载体、细化措施,厚植文化强企优势。
打造三峰品牌。聚焦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把握推进的事业中发挥职能作用,打造了以“当先锋、立主峰、攀高峰”为主要内容的三峰品牌和工作体系,做实“价值”大文章。
完善工作法品牌矩阵。通过鼓励各单位、各部门守正创新,探索业深度融合的实现途径,培育了红桥、彩虹、蜂巢式、铁流、红盾同心圆、匠心、“六”工作室等工作法,运用灵活多样的载体方法,使工作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培育先锋亮绩平台。从设立员示范岗、示范区,到创设红色科技攻关团队,签订红色军令状、责任书,再到搭建三峰+载体,培育先锋亮绩平台,涌现了人物品牌和团队品牌,为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注入了澎湃动力,以中国装备、中国式办法,为解决世界施工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国有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主体、重要力量。将深入贯彻“三个转变”重要指示,锚定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完善压实四方责任、建强红色链体系,建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动态适应的工作新模式,不断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