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某县自然资源局深化改革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为指导,深入贯彻的、精神,紧紧围绕“两统一”核心职责,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和生态支撑。现将“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及“十五五”规划思路汇报如下:
一、“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四五”期间,我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六个坚持”为引领,推动自然资源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坚持规划引领,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一是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xx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xx万亩,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xx%以内,为全县发展预留了合理空间。二是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牵头完成《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x-2035年)》编制,构建“一核两翼三带”空间发展格局,明确中心城区“东拓、西优、南控、北联”发展方向,规划成果获批准实施。三是深化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12个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城区规划全覆盖;编制完成交通、水利、能源等专项规划20项,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四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机制,开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累计查处违规建设行为xx起,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坚持保护优先,资源安全底线更加稳固。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田长责任体系,划定耕地保护责任区xx个,设置田长公示牌xx块,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累计恢复耕地xx万亩,补充耕地xx万亩,连续五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二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完成矿产资源规划(202x-2025年)编制,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关闭小型矿山xx家,大中型矿山占比提升至xx%。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x家、省级绿色矿山x家,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xx个,修复面积xx平方公里,治理废弃矿山xx处。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xx等x个乡镇整治试点,整治面积xx万亩,新增耕地xx亩,打造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示范样板。
(三)坚持节约集约,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一是严格建设用地管控。实行“增存挂钩”机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xx亩、闲置土地xx亩,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xx%。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出让“标准地”xx宗、面积xx亩,实现“拿地即开工”。二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盘活低效用地xx亩,工业用地容积率提升至xx。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新建标准厂房xx万平方米,节约用地xx亩。三是深化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实施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考核,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提升至xx%。推进尾矿库综合治理,利用尾矿生产建筑材料xx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xx%。
...
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某县自然资源工作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一是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效应加速释放。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等战略深入实施,某县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和生态屏障的地位更加凸显,自然资源工作将迎来更多政策红利。二是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需求持续释放。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突破xx%,工业总产值将突破xx亿元,对土地、矿产等资源的需求仍将保持高位。三是科技创新为自然资源治理注入新动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规划编制、监管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二)主要挑战。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与利用粗放并存。全县人均耕地不足x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建设用地亩均GDP仅为xx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升。二是生态保护压力与修复任务艰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任务仍然繁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尚不完善。三是民生需求多元与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不动产登记、征地补偿、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群众诉求日益多样化,但基层自然资源治理能力仍需加强。
三、“十五五”时期规划思路
“十五五”时期,我局将锚定“两统一”核心职责,以“六个聚焦”为路径,奋力谱写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聚焦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编制实施《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6-2035年)》,构建“一核两区三带”空间发展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xx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xx万亩、城镇开发边界xx万亩。二是推进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xx个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全覆盖;编制交通、水利、能源等专项规划xx项,形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三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完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机制,开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实现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聚焦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xx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xx万亩。二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编制实施《某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6-2035年)》,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大中型矿山占比提升至xx%。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山生态修复覆盖率xx%。三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xx平方公里,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区。
(三)聚焦节约集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一是严格建设用地管控。实行“增存挂钩”机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xx亩、闲置土地xx亩,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xx%。二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产业园区用地专项整治,盘活低效用地xx亩,工业用地容积率提升至xx。推广“工业上楼”模式,新建高标准厂房xx万平方米。三是深化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实施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考核,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提升至xx%。推进尾矿库综合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xx%。
...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