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调研报告怎么写
机关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深化全面从严治、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机关严起、从机关抓起。
一、案例背景
和国家机关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部门组()要围绕中心抓、抓好促业务,坚持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围绕“机关组织既不领导业务工作,机关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如何找准机关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的结合点”这一命题,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机关工作的主体、客体都是机关员干部,机关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紧紧扭住“做人的工作”的人,坚持“抓、抓”,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做好机关工作“供给侧”创新,才能有效破解机关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近年来,我们确立了“111432”工作路径,全面加强对市直机关工作的统一领导,强化对组()落实机关主体责任的指导督促,目前,我市市直机关组织97%以上由部门组()担任。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职责定位,织牢责任落实体系,确保知责明责。一是高位推动责任落实。**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机关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倡导部门组()担任机关组织,并持续推动其从职务上的担任转变为行动上的落实。每年年初听取机关工作汇报并研究机关工作,召开高规格的全市务工作暨机关的建设工作会议。2020年5月,批准成立了市直机关员教育培训中心,充实和加强了机关力量,**是全省唯一新成立机关二级机构的省辖市。每年年初召开“三级干部大会”,对工作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推动了以“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二是厘清责任主体。市直工委充分发挥对市直机关的工作的统一领导功能和牵头抓总作用,不断增强指导意识和督导底气,推动组()履行机关主体责任;组()牢固树立“抓好是最大政绩”理念,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履行机关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机关充分发挥专责机构职能作用,推动工作落实,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抓好具体落实;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机关支部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把全面从严治落实到每名员。三是制定责任清单。研究制定《市直工委履行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工委领导班子集体责任、责任和班子其他成员责任;研究制定《市直机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要求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深化年的意见》《市直机关的建设“三级四岗”责任清单》,明确组()、机关、支部“三级组织”和组()、组()成员、机关专职副、支部“四级岗位”工作责任清单,层层厘清责任、压实责任。
(二)强化引领,增强责任落实意识,做到守责担责。一是坚持引领。深入开展强化机关意识教育,组()围绕“强化机关意识,当好排头兵”主题讲专题课,引导员干部站好第一方阵、跑好第一棒,增强带头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深化理论武装。推出“市直机关红色大讲堂”,统筹市直机关理论学巡听旁听,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上的坚定。三是大力营造氛围。在市属报纸上开设“百年史悟初心,机关力行作表率——组()谈”专栏,部门常务副职带头撰写文章、部门组()踊跃投稿,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三)抓好压力传导,构建责任落实机制,推动履责尽责。一是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加强和部门组()工作上的协商,积极征求组()对有关工作部署的意见建议,组()及时向市直工委通报本部门本单位的建设情况和建设规划,共同推进机关责任落实。二是实施协作共建机制。按照“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相互促进”的原则,将市直机关86个组织划分为6个协作组,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予以支持。组长单位由组()重视、工作基础好、务干部素质能力高的单位担任,协作组成员单位定期开展观摩,分享信息、交流经验,提升机关整体水平。三是实施横向协同机制。我们加强与市机关、组织部、宣传部、巡察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机关责任落实,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真正形成抓机关的横向强大合力。四是探索上下联动机制。按照“上下共建、经验互鉴、同频共振、共促发展”的思路,强化市县(区)机关工委指导联动、市县(区)机关对口单位机关组织协调联动,着力构建“重点工作联推、重大活动联抓、重要载体联建”的“三重三联”机制,形成机关工作联动格局。五是实施标准化推进机制。按照“工委抓统筹、协作组抓示范、单位抓具体”的原则,加强对机关组织的能力素质培训。围绕“一年夯实基础、两年实现大提升”的目标,出台《市直机关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打造30个示范点。编印《机关工作实务》,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关标准化体系,推行“三本六盒一证”,不断细化标准化建设路径。六是实施观摩机制。持续推进“逐支部观摩、整单位提升”工作,通过实地观摩、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交流等方式,形成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工作态势。2021年,开展全市范围内大的观摩2次,协作组内部开展观摩12次。七是实施引领融合机制。打造了“旗耀鹤城”机关品牌,要求市直机关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干部在全市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让旗高高飘扬、让徽闪闪发光,进而不断推进组()将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找准二者融合的切入点、结合点、落脚点和支撑点。八是实施正向激励机制。2021年起,明确评定的优秀员、优秀务工作者享受同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市直工委评定的优秀员、优秀务工作者比照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公务员奖金标准予以奖励,激发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四)注重考核评议,强化责任落实督导,从严督责考责。一是重视日常监督。完善监督制度,制定《市直机关工作日常监督制度》,加强对组()履行机关主体责任、落实机关重点工作和重要制度情况的督查,定期下发机关工作季度提示单和工作提醒单。加强调研指导,定期派出调研指导组,督促落实“三级四岗”责任,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创新监督方式,充分发挥机关智慧融合平台作用,实行机关组织和员的“双积分”管理,推动机关工作功在平常、抓在经常、考在日常。二是强化述职评议。根据“述职述、评议评、考核考”的要求,市直工委参与全市年度绩效考评,将落实机关责任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加大抓机关工作权重。每年年初,市直工委向述职并接受评议,市直工委召开市直机关工作述职评议会议,传递严实工作导向。2021年,以协作共建组为单元,直管的市直单位组织全部现场述职;以机关(机关总支)为单元,所属支部全部现场述职,实现机关组织现场述职“两个”全覆盖,述出压力、评出干劲。三是注重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考核结果连续为“好”的机关组织进行奖励,对任职时间较长、业绩较突出的务干部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对考核结果为“差”得机关组织,进行函询提醒、适时通报,督促其落实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三、取得成效
(一)组()“动起来”的自觉明显增强。通过加强指导督促,组()“抓机关是本职、不抓机关是失职、抓不好机关是渎职”的理念更加牢固,组()扛牢机关主体责任、组()扛牢“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自觉性显著增强,组()主动担任机关组织的站位不断提升,重视机关、大抓机关的氛围越来越浓。譬如,机关组将后备干部是否有务干部工作经历作为提拔使用硬条件之一。工作中,组()能够将机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机关与业务工作“四个一起”要求的主动性明显增强,接受机关工委对其履行机关主体责任进行指导督促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组()对机关工作能够做到经常过问、带头研究、亲自部署,充分发挥了“关键少数”的以上率下和牵引带动作用。
(二)员干部“干起来”的责任担当充分激发。通过加强指导督促,员干部的身份意识明显增强、性修养有效提升、干事创业激情充分激发、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员干部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队,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日活动,为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贡献力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员干部及时向所居住地小区组织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员干部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和综治平安建设,鹤壁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2021年,鹤壁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市直机关迅速组建抢险救灾突击队165支、志愿服务队86支、青年突击队3支、退役军人抢险突击队1支,员干部在危急任务中锤炼性、担当作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能力、转变。
(三)务工作“活起来”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通过加强指导督促,“旗耀鹤城”机关品牌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持续发挥,突出了“机关”的鲜明特征,提振了“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的精气神,彰显了“走在前、作表率”的感召力。“旗耀鹤城”的品牌“酵母”作用进一步彰显,机关工作不断呈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组()和机关基层组织按照“四有一好”(有简洁的品牌名称、有独创性的logo标识、有准确性的内涵、有示范性的成果,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标准,开展机关品牌创建提升行动,着力推动了“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打造,形成了政法系统的“带队建”、城管系统的“城管蓝旗红”、住建系统的“领航·红色物业”、教育系统的“引领·育人使命”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工作品牌。
(四)机关“实起来”的工作导向蓬勃起势。通过加强指导督促,组()、机关基层组织、员干部“向中心聚力、为大局出力”的意识明显增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显著增强。开展“喜迎、机关当模范”系列活动,把“讲、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强化机关职能。譬如,市发改委组、市工信局组积极与市直工委对接,围绕省“十大战略”、市“十大行动”,聚焦中心任务,主动承接筹办“市直机关红色大讲堂”。组织“星级”支部争创和征集性教育活动基地活动,分类型制定机关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打造一批“四强”支部,不断夯实机关根基。开设“扛起抓机关第一责任人职责”论坛,把工作保障中心任务、服务人民群众、维护和谐稳定等纳入考评范围,健全完善全链条考评体系,不断强化“指挥棒”作用。加强清机关建设的全覆盖,严格落实风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向基层延伸。
四、经验启示
(一)坚持头雁领航、以上率下,是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不断提高组()抓机关责任制落实的站位,持续增强组()扛起履行机关主体责任的担当。紧紧抓住组()第一责任人这个“关键少数”,使机关工作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工程”。大力推动组()其他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各自分管领域的工作,实现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二)坚持压实责任、各尽其责,是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的关键。通过明确职责定位、制定责任清单,不断健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责任链条,形成工作闭环。通过创新实施沟通联系、协作共建、横向协同、上下联动、标准化推进、观摩、引领融合、培养激励等机制,牢牢牵住责任制“牛鼻子”,抓好关键环节,落实压力传导,做到守责担责、明责知责、履责尽责。
(三)坚持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是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的抓手。始终明确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定位,推动与业务相互促进,不断破解“两张皮”问题。坚持与业务一起谋划,增强下好“一盘棋”的思想自觉和自觉;坚持与业务一起部署,做到围绕业务抓、依靠促业务;坚持与业务一起落实,将工作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层面;坚持与业务一起检查,做到考核中有业务、业务考核中有,实现机关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四)坚持结果导向、强化考评,是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的重点。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健全述职评议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的内容、对象、程序、方式等。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员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激励、岗位交流、评优评先、责任追究等的重要依据,推动机关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机关责任制从“空对空”变成“实打实”。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