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校工作经验材料
*集团校成立以来,依托*集团深厚红色历史底蕴和丰富优势资源,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区域优势和周边地区红色资源,创新员教育管理形式,着力打造了独具山能特色的校教育品牌,为加快建设清洁*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校智慧和担当。
一、建好校阵地,让员“有地方学”。指出:“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我们当初为什么要创办校?就是为人民解放事业培养骨干力量。”*集团现有基层组织2937个,员近5万名,分布在21个省市区、10个国家和地区。为充分发挥校在员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集团根据组织和产业分布情况,成立*集团校,下设济宁、济南、枣庄、菏泽、淄博5个校区,以及新疆、陕甘、内蒙古3个教学点。其中,济宁校区即原兖矿校,源于1976年成立的*矿区生产建设指挥部校。济南校区即原新矿校,始建于1962年。枣庄校区,即原枣矿校,创建于1958年。菏泽校区,即原临矿校,成立于2017年。淄博校区,即原淄矿校,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淄博矿务局委员会训班。这些校区普遍建校早、历史长、底蕴厚,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以往工作基础上,*集团校针对整合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制定校工作细则、年度工作要点、教育培训计划等,科学规划校发展蓝图,理顺员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优化员教育培训资源布局,迈开了新时代企业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脚步。2023年,*集团校将为24家二级公司(直属公司)和总部机关培训员、干部395934人次,覆盖办、组织、、宣传、群团等领域。同时,坚持“对内服务集团、对外回馈社会”定位,依托“企业支部学院”等品牌特色,积极承办省内外企业有关类培训,校社会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二、创新教育形式,让员“愿意学”。用武装头脑是员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围绕讲全讲准、讲深讲透,*集团校加强传播手段和授课方式创新,努力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让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根据行业特点和培训需求,现已形成理论教育、性教育、国企改革、业务实操、企业管理、文化素养六大教学模块120余门课程。构建了以“讲授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沙盘教学、分享教学、互动教学、现场教学、车载教学、视频教学、激情教学”10种教学形式。探索形成了“理论课”“红色课”“先锋课”“业务课”“文艺课”“现场课”6类课。深化规范了朗诵章、交纳现金费、义务劳动等10类主题日活动。积极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建成集“性教育、文化体验、现场观摩、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星火体验馆”。组建由14名巾帼骨干教师组成的理论宣讲团,探索打造了“15分钟微课”“60秒微发言”等新型授课模式,满足员工碎片化学需要。开设组织生活系列情景模拟课程,打造了以《长征凯歌·支部沙盘》为代表的精品课,让学员在情景模拟、沙盘演练中学知识提技能,增强了学的代入感、参与度和实用性。在“煤炭行业第三届微课”比赛中,*集团校选送的《深刻把握的的重大意义》《组织上入一生一次 思想上入一生一世》获特等奖,《从四个维度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等获一等奖。
三、坚持问题导向,让员“带着任务学”。的报告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集团校将“坚持问题导向”自觉运用到员教育中。针对工作标准不一、业务不熟、程序不规范等现象,编撰了《百个优秀品牌》《百个优秀突破项目》《基层组织生活典型案例》《新时代支部工作标准化手册》等书,让学员学有目标、干有抓手、赶有方向。立足把问题变课题、经验变教材,聘请50余名企业内部业务素质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的务工作者和优秀组织作为兼职教师,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让学员见贤思齐、举一反三,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鉴健康查体模式,以“学、检、查、改”为主要路径,创新构建组织体检、员性体检“双体检”工作体系,让虚拟的性教育“可视化”。组织体检分别从“建设”“作用发挥”“意识形态”等10个方面制定43项指导标准;员性体检从“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等4个方面制定20项指导标准。*集团校现场教学点“枣矿集团基地”中心,2018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连续接待学参观单位300多个,接受“双体检”的员近30000人,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和氛围。
四、传承红色基因,让员“带着感情学”。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集团有着底蕴深厚的红色基因。1921年,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就到淄博矿区开展建工作。1924年7月,直属领导的山东煤矿第一个的基层组织淄博矿区支部委员会建立。位于铁道游击队故乡的中兴公司(枣矿集团的前身)矿工,在地下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义勇军和铁道游击队,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临矿集团,其前身是竹园煤矿。革命战争年代,因这里出产的无烟煤煤质好、热量高,一度成为八路军和解放军兵工厂造炸药、地雷和土枪土炮的重要原料来源,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积极贡献。由郭沫若同志提名的“淄博煤矿博物馆”,被命名为省史教育基地。建百年吸引了许多员前来“打卡”,电视台新闻联播为此进行了报道。*集团校注重发挥好这些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组织学员到现场接受教育,在汲取红色养分中传承信仰、提振精神、锤炼性。编写《山东*百年史》《中兴红色家谱》等红色教育读物,拍摄《红色山能》《百年恰风华》等红色主题纪录片,排演反映枣庄地区第一个组织创建发展的舞台剧《煤城星火》等红色旋律舞台剧。目前,*集团校拥有兖矿*东滩煤矿员工精神文化家园等19处内部现场教学点和焦裕禄纪念馆等35处周边红色教育资源。从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山东*集团,把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成为企业不断开辟新境界、走向新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引领一代代山东*人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砥砺前行。
员教育是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集团校将认真学贯彻在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为育才的使命担当,传承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员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积极凝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