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河长在乡镇级河长述职会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县级河长在乡镇级河长述职会上的讲话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的信心决心

  (一)河湖水质持续改善,生态底色更加亮丽

  (二)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三)社会参与广泛深入,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

  二、正视问题短板,保持清醒头脑和攻坚韧劲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压力传导存在“中梗阻”

  (二)治理难点攻坚不到位,历史遗留问题仍需突破

  (三)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反弹风险依然存在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打好河湖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一)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1、压实“三级河长”责任

  2、完善考核问责机制

  3、加强能力建设

  (二)强化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2、深化工业污染整治

  3、加强水生态修复

  (三)强化创新驱动,打造河湖治理特色品牌

  1、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2、深化数字赋能

  3、构建全民共治格局

  ……

  县级河长在乡镇级河长述职会上的讲话

  

  各位乡镇级河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乡镇级河长述职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作为县级河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河湖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面,我围绕三个方面谈意见,既是总结,也是要求,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的信心决心

  过去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河湖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河湖水质持续改善,生态底色更加亮丽

  通过实施“一河一策”精准治理,全县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2%,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例如,镇通过关停沿河养殖场、建设

  ……略…… 

  还存在“三个不到位”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压力传导存在“中梗阻”

  个别乡镇河长存在“重形式、轻实效”倾向,巡河记录填写规范,但问题整改流于形式;部分村级河长对政策要求一知半解,甚至出现“替岗巡河”“拍照打卡”现象。例如,在上级暗访中,XX镇某河段存在垃圾堆积问题,但乡镇河长未及时上报,导致问题被媒体曝光,造成不良影响。这反映出,部分干部尚未将河湖治理作为“国之大者”来抓,责任意识亟待强化。

  (二)治理难点攻坚不到位,历史遗留问题仍需突破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缓慢,乡仍有30%的耕地未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化肥使用量超标20%;部分乡镇工业园区雨污分流不彻底,工业园管网破损导致污水渗入河道,整改资金缺口达500万元。,非法捕捞、电鱼毒鱼现象时有发生,XX河段曾一夜之间出现200余米绝户网,暴露出监管盲区。

  (三)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反弹风险依然存在

  个别乡镇在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后,出现“松口气”“歇歇脚”思想,已整改的12个问题中有3个出现反弹。例如,XX镇污水处理厂曾因设备故障导致超标排放,虽经整改恢复运行,但未建立应急预案,风险隐患仍未消除。,部分河段保洁经费不足,导致“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打好河湖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2025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的攻坚之年。各级河长要聚焦“三个强化”,推动河湖治理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1.压实“三级河长”责任。县级河长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专题调研,乡镇级河长每月至少巡河2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1次,重点排查“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连续2次排名末位的乡镇,由县级河长约谈主要负责人。

  2.完善考核问责机制。将河湖治理纳入乡镇政班子考核,权重提升至5%,对履职不力的实行“一票否优”。探索建立“河长述职评议”制度,邀请代表、群众代表参与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开。

  3.加强能力建设。每季度组织1次专题培训,重点学《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升河长履职能力。推广XX镇“无人机巡河+AI识别”模式,解决人工巡河盲区问题。

  (二)强化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年内完成全县60%耕地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建立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考核机制。在XX河沿岸建设生态拦截带,试点“稻渔共生”模式,减少农业污染。

  2.深化工业污染整治。开展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6月底前完成所有园区管网排查修复。对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实时接入县级平台,严防偷排漏排。

  3.加强水生态修复。实施湖生态修复工程,年内恢复湿地500亩,投放滤食性鱼类10万尾。在河建设人工浮岛,种植水生植物,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三)强化创新驱动,打造河湖治理特色品牌

  1.探索“两山”转化路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