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思想认识,压实“一岗双责”责任
(一)坚持以学促责,夯实思想根基。作为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的第一责任人,我始终将学贯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学机制筑牢思想防线。以组理论学中心组为平台,带头领学的报告中关于全面从严治的战略部署,深入研读、省全会精神,并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撰写学心得。为增强学实效性,创新采用三学联动模式,组织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6个分管部门开展纪法小课堂x次,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学法用法能力;带领班子成员赴红旗渠政教育基地等3个省级示范点开展沉浸式教学,现场重温入誓词;建立清风微课堂线上平台,推送《中国纪律处分条例》解读视频x期,覆盖员干部xx余人次。特别在《中国洁自律准则》专题学中,我要求各部门对照四个必须八条规范开展自查自纠,推动解决苗头性问题9个,切实将学成果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
(二)细化责任清单,构建闭环体系。我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的关键抓手,构建起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年初牵头制定《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三年行动计划》,将x项重点任务细化为农业农村局的三资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水利局的阳光水利工程等7个具体项目,建立管理台账。针对涉农资金监管这一高风险领域,创新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全年开展专项审计3次,发现并整改问题资金xx余万元。在制度建设方面,推动出台《涉农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办法》,明确五个严禁纪律要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田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建立施工方、监理方、村民代表、监委的四方联验制度,全年开展联合验收x次,整改质量问题7个。通过每月召开风政建设调度会、每季度发布红黑榜、年度开展三级联评,真正实现责任落实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
(三)坚持以上率下,严守纪律底线。我始终以打铁还须自身硬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申报个人有关事项3次,拒收礼金礼品折合人民币x万元,对分管部门班子成员开展家访x人次。在建设上,聚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推动建立基层减负负面清单,合并压缩报表台账x项,精简会议频次同比下降40%。创新监督方式,在乡村振兴领域推行码上监督平台,群众扫码即可反映问题,累计收到并处理诉求xx条。深化以案促改,选取本县查处的2起涉农资金典型案例制作《悔过书》警示教育片,组织分管部门开展三会一书一公开活动,推动填补制度漏洞8处。特别是在节假日等重要节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9次,发现并整改公款购买土特产等问题3个,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二、正视问题不足,深刻剖析“一岗双责”薄弱环节
(一)责任传导机制尚未形成闭环,存在明显的上热下冷断层现象。尽管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责任清单制度和量化考核体系,但在压力传导的“最后一公里”仍显乏力。具体表现为对基层站所的常态化督导存在形式化倾向,个别业务部门仍固守业务优先的陈旧思维,将政建设视为软任务。第三季度专项督查中暴露的典型案例颇具警示意义,x镇农业服务中心在惠农补贴发放环节把关失守,由于未严格执行三审三公示制度,导致2户明显不符合条件的城镇户籍家庭违规领取补贴资金x万元。这一事件暴露出责任链条在基层末梢出现松弛,个别干部存在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的敷衍心态。深究根源,既有考核评价中政权重占比偏低的结构性原因,也存在约谈提醒隔靴搔痒、整改督办虎头蛇尾等执行层面的短板。
(二)日常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发挥防火墙作用,存在监督执纪宽松软的突出问题。风险防控的动态化管理机制运转不畅,对分管领域政风险点的排查更新滞后于业务发展,部分关键环节的制度执行出现边际递减效应。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领域暴露的问题尤为典型,今年实施的7个项目中,有3个存在施工方资质审查流于形式、隐蔽工程验收走过场等违规情形。x村组甚至出现将xx万元标的项目拆分为4个x万元以下项目规避招标的典型案例。这些现象折射出监督探头安装位置不准、焦距调节失灵等深层次问题,一方面,纪检部门过度依赖材料监督,实地核验比例不足x%;另一方面,业务主管部门的嵌入式监督缺位,导致行业监督与专业监督未能形成合力。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干部对苗头性问题存在好人主义倾向,惯用下不为例代替执纪问责。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