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2025-08-21

  目录/提纲:……

乡镇党委书记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一、织密组织体系,筑牢治理“主心骨”,确保的领导一贯到底

  一是构建“四级联动”组织架构,打通神经末梢

  二是推行“双亮行动”,激发先锋动能

  三是强化技术赋能,提升指挥效能

  二、聚焦群众需求,激活治理“源动力”,推动服务效能提质升级

  一是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服务就近办

  二是推行“网格员代办”制度,实现服务上门办

  三是创新“民情呼应”机制,实现服务精准办

  三、强化多元协同,凝聚治理“向心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一是探索“三方联动”机制,破解物业治理难题

  二是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汇聚治理合力

  三是深化民主协商实践,提升治理共识

  ……

  乡镇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代表XX镇,在此次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会议上汇报交流我们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将加强的全面领导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以织密组织体系为基础,以精细精准服务XX为关键,以多元协同共治为动力,努力探索符合超大型乡镇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径,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根据会议安排,我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汇报我镇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治理“主心骨”,确保的领导一贯到底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抓好引领是根本。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治理现代化才有根本依托和力量源泉。

  一是构建“四级联动”组织架构,打通神经末梢。打破传统行政壁垒,探索构建了“镇——村(社区)组织——网格支部——楼栋(村民小组)小组——员中心户”纵向到底、五级联动的组

  ……略…… 

  、 聚焦群众需求,激活治理“源动力”,推动服务效能提质升级

  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百姓。我们坚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的“头等大事”,以精细化服务精准对接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服务就近办。针对群众反映办事跑远路、耗时长等问题,我们科学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高标准打造了覆盖全域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在镇级层面,优化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在村(社区)层面,全面设立“一站式”服务工作站(点),将服务窗口前移。同时,我们梳理下沉了社保医保、民政优抚、计生服务、证明开具等XX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明确规定简易事项“即时办结”、复杂事项“全程代办”,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推行“网格员代办”制度,实现服务上门办。我们充分发挥XXX名专责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面推行“网格员代办”制度。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中,主动询问、收集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等特殊_的办事需求,代为办理或协助线上操作。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社保认证、费用代缴、证明开具、政策咨询等代办服务 XX余次,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问题。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群众,更增进了干群之间的感情联系。根据近期开展的满意度测评,群众对我们便民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8%。

  三是创新“民情呼应”机制,实现服务精准办。我们建立了线上线下一体的“民情呼应”平台,线上通过微信群、小程序收集民情,线下通过员走访、代表联络站接收诉求。对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实行“收集—分流—办理—反馈—评价”闭环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精准捕捉和响应群众需求,我们的服务从“端菜”转向“群众点菜”,实现了治理效能与群众感受的同步提升。

  三、 强化多元协同,凝聚治理“向心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基层治理不能靠“单打独斗”,必须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主体的参与热情,实现多元共治、协同发力。我们积极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努力画好基层治理的“同心圆”。

  一是探索“三方联动”机制,破解物业治理难题。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物业管理纠纷,我们积极探索“社区组织引领、物业服务企业参与、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协同”的“三方联动”治理模式。由社区组织牵头,定期组织召开三方联席会议,搭建沟通协商平台,聚焦停车管理、费用收取、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等焦点问题,共同研商解决方案。通过组织居中协调、透明议事、依法调解,有效化解了矛盾隔阂,推动了各方从“对立面”走向“合作方”。今年以来,通过这一机制,我镇物业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至92%,相关投诉量大幅下降,小区居住环境和谐度明显增强。物业费平均收缴率也从去年同期的81%提升至目前的XX%,形成了“服务提升—缴费率提高—服务更好”的良性循环。

  二是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汇聚治理合力。我们积极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乡贤能人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治理。借鉴“乡贤五老”、 “名誉村长”等经验,我们邀请有威望、有热情的老员、老干部、行业代表等担任治理顾问或调解员,发挥其独特优势,成功化解多起历时较长的矛盾纠纷。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如“友爱大妈”“爱国拥军团”等志愿服务品牌。通过这些举措,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意识。

  三是深化民主协商实践,提升治理共识。我们健全基层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