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2025-08-20

流动员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流动员管理是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工作。今年以来,**区针对流动员分布广、流动性大、需求多样的特点,通过创新管理,完善服务,健全机制,丰富载体等实措,有效破解流动员管理难题。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一、建立三项制度,破解流动员“组织管理难”。建立“一人一档”制度,落实流动员“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通过上门访、电话问、亲友联等方式进行详细摸排,结合全国员系统流动员管理子系统,建立流动员信息管理台账,全面掌握全区1571名流动员基本的情况,做到流动员信息“五清三明”(即流动人员清、流动时间清、联系方式清、流动地点清、就业信息清,底数明、去向明、信息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534名流出组织支部委员为流动员的动态管理第一责任人,每月采取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定期和流动员进行联系,询问近期思想、工作、生活情况等动态信息,及时对流动员信息管理台账动态更新,实现与流动员双向性、经常性、动态性的联络沟通,做到对流动员知现状、知想法、知去向。建立督查考核制度,把流动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度考核当中,按照“一月一排查、一季一通报”制度,对各基层(工)委流动员学汇报情况、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费交纳情况进行清查,并及时下发提醒函,逐一反馈各基层(工)委,压实工作责任,督促指导落实,确保员“流入有人管、流出不失联”。

  二、创新三种模式,破解流动员“学教育难”。构建多样化教育模式,以流动员的特点和需求为导向,打破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流出员通过微信群为他们定期提供学资料,进行“服务式教育”;对流入员由其工作或生活所在地组织承担教育任务,进行“结对式教育”;对在职流动员要求既参加原支部活动,又参加单位组织内活动,进行“双边管理式教育”,确保流动员学教育不断档、不掉线。打造线上选课模式,依托乡镇街道校,通过红星云、学强国等平台,定期开展网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日和缴纳费等活动,不定期推送理论、红色课等员日常学内容,采取特色课程“点单”制服务,流动员根据需要,选择师资和课程,让学“无死角”。今年以来,全区组织流动员参与集中学、线上课等87余场,为流动员推送本土红色视频、规等学资料130余次。搭建微信学互动模式,全区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流动员学交流微信群,引导流动员参与线上打卡,晒学心得,谈学感悟,亮学照片,分享学成果,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积极性,确保了教育有效性,实现“把组织放在网上、把员连在线上”。

  三、优化三大服务,破解流动员“沟通联系难”。开展结对帮扶,依托群连心“五联五帮五到户”工作,村(社区)以支部班子为主体,建立“帮带”联系制度,确立了至少有一名在村(社区)员与流动员结对子,定期了解流动员外出生产、生活情况,做到流动员返乡时必访、家有困难时必访、家有矛盾时必访、身患疾病时必访。目前全区各乡镇街道对731户流动员家庭开展走访,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477个。落实慰问关怀,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为契机,通过一封慰问信、一通问候电话、一次走访慰问和一次意见征求等方式送去组织的牵挂和温暖,加强对流动员的关心关爱,增强流动员的归属感。2022年3月,我区发出一封情真意切的《致全区流动员的公开信》,陆续收到了873余封流动员的回信,组织的关心,让流动员感受到“家”的温暖。提供便捷服务,在全区11个乡镇(街道)、204个村(社区)分别建立了215群服务中心和65个小区群服务站,定期定人坐班,设置流动员“报到点”,为流动员提供法律咨询、出入登记、矛盾调解、就业帮扶等便民服务。今年以来,已提供便民服务527次。

  四、搭建两个平台,破解流动员“作用发挥难”。搭建流出员回乡创业平台,依托“新**”“掌上**”“**融媒”等新媒体公众号,及时推送**区的新政策、新举措、新变化,让流动员第一时间知晓家乡、宣传家乡、推介家乡。利用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返乡高峰期,组织召开座谈会、恳谈会行面对面、心贴心的思想交流,鼓励流动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引导优秀流动员“带见识、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反哺家乡,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流动员的智慧力量。搭建流入员干事服务平台,开展“旗飘扬、徽闪耀”活动,广泛在重点项目、工程一线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为流动员安“家”,通过成立临时支部、流动员先锋队等,切实发挥流动员在项目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项目推进的攻坚力量。发挥流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流动员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如,****小区支部14名流入员主动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50余次,真正实现员流动到哪里、旗就飘扬在哪里。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