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一棵小桃树》优秀教案范文
教学三维目标
1.理清思路,了解一棵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理解散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2.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了解作者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富含哲理的语言。
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推开记忆之门,前尘往事一幕幕恍如昨日。有些人,有些事,原以为我们早已忘记,然而蓦然回首时却不经意地发现,原来他们并未随风消散,而是一直深藏在我们心底。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听听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事——《一棵小桃树》。
(二)初读课文
预习与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忏悔(chàn) 倚(yǐ)窗 摇撼(hàn) 颤(chàn)抖 孕(yùn)育
撂在 (liào) 蓄着(xù) 服侍(shì) 赤裸(luǒ) 矜(jīn)持
2.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
预览结束
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